• 介绍 首页

    八零之继母摸索记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242节
      “行吧。”家长点了点头,又坐下来。
      苏彤也不浪费时间,直接问她:“我想问一下,是什么原因让你愿意将孩子放到我们补习班?”
      女家长笑了:“我是开服装店的,太忙了没时间管孩子。正愁着呢,刚好听说这有个补习班,这不正好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嘛。”
      “你对我们补习班有什么期望吗?”
      “那当然是希望孩子在这里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啊。”回答完两个问题,女家长笑问:“还有别的问题吗?没有我就走啦,赶着去开店呢。”
      苏彤起身,亲自送至门口。
      她好像有一点点头绪了。
      第177章
      送走家长, 苏彤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对补习班的定位。
      她之前想得太错了,因为自己送孩子去补习班的出发点,是自己没办法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, 就下意识以为家长都会有这个想法, 将补习班错误定位为作业辅导班。
      她为什么会有这个观念?说到底还是因为她是后世来的。
      后世的家长,哪个不需要辅导孩子做作业?
      教孩子做作业, 帮孩子批改作业,这些都是后世家长的日常。
      所以她才会在女儿上小学之后,认为自己也应该要这样。然后就忘了, 其实这时候的学习教育和后世差别非常大。
      在这个时候, 老师布置了作业, 学生完成之后要上交作业本,老师会批改,会专门在课堂上讲解错题。所以哪怕学生真不会做作业, 或者做错了,但大部分家长其实并不会太在意。
      当然,这种不在意也还有生活条件因素。很多事, 都是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才会去考虑的。
      她反思上学期补习班之所以能招收几十个学生, 应该是价格便宜的原因。
      李梅她们为了能招到学生, 前三十名报名的直接打了个五折。现在回想起来, 补习班的人数不就那么多吗?
      这学期补习班正常收费了,之前给孩子报过班的家长自然也就不稀罕了。
      补习班要正常、长久经营下去,一直低价揽客是不行的,何况今年还扩大了规模。再像上学期那样收费,那不就成了贴钱找一堆娃回来折腾自己?那是不可能的。
      想清楚后, 苏彤明白到,她必须得改变思路。
      什么样的家庭需要补习班?
      思来想去, 她觉得无非两种。
      一是家长没时间管孩子,二是孩子的成绩需要专门的机构老师辅导。
      但这些也只是她个人所想,未必成熟周详,等几位老师派传单回来,得好好开会商量商量。
      上午十点半多点,外出派传单的三位老师回来了。
      看脸上表情就知道,派传单的效果很一般。
      苏彤给众人打气:“万事开头难,我们补习班肯定会越来越好的,而且……”她话一转,说了句非常实在的话:“不管学生多少,我肯定发得起大家的工资的呀。”
      几位老师本来气士低沉的,听到这话被逗笑了。
      苏彤说的是大实话,哪怕只用她的个人存款,也足以支撑很多年。只是如果补习班做不出成绩,就变得好像是一个窟窿,需要不停地补,人也会干得格外沮丧。
      所以,无论如何她都必须要干起来。
      决心一下,苏彤立刻给几人开会。
      -
      忙碌又有点受挫的一天终于来到下午,差不多到点该去接孩子了。
      苏彤也让大家早点回家,明天开始将会有学生过来。
      虽然不多,也是要打起精神干的。
      来到校门口,已经有好几个家长也在等着接自己的孩子。
      苏彤趁机宣传了一下自己的补习班,哪怕对方表现得并不是很感兴趣,她也想得很乐观。也许对方暂时还不需要,可万一哪天需要了呢,留个印象总是好的。
      没多久,学生陆陆续续从学校出来,苏彤也很快接到了陆敏。
      陆敏见到母亲,小嘴立刻撅起,一脸沮丧告诉母亲:“妈妈,老师说弟弟太小了,不能带来学校。”
      苏彤当然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,也配合着用惋惜的语气说:“哦,那好可惜哦,我们只能听老师的啦。”
      “可是我跟同学们说弟弟长得很好看,他们都很想看看弟弟。”
      “那下次……咳咳……”苏彤差点不带脑子说出下次邀请同学们来家里做客顺便看弟弟的话。
      好在话还没说完,立刻想到现在的女儿有点点社牛,万一把大半同学都请过来了,那她又该头大了。
      所以及时收住话,佯装嗓子痒,咳嗽完改口道:“下次妈妈把弟弟带到补习班,你可以让同学们来补习班看。”
      “好。”陆敏瞬间又开心了。
      路过那家很好吃的葱油饼店,意外发现今天的饼还卖剩一个,苏彤立刻买了。母女俩一人一半,吃得格外香。
      陆敏开心吃着饼,还不忘关心母亲:“妈妈,你今天工作累不累?”
      “挺累的。你呢,上学开不开心。”
      陆敏咧嘴一笑:“开心。”
      苏彤看着笑容灿烂的女儿,心想做孩子真好。几天前还哭着说舍不得弟弟不想上学,今天就全然已经忘了,又重获了上学的快乐。
      这点她也应该向小朋友学习。
      1994年春季,开学的第一天,苏彤再也不是那个送完孩子上学,还能悠哉去喝杯热豆浆再回家的阔太母亲。她的人生仿佛进入了一个分水岭。
      因为起步不顺,补习班的事几乎占据了她的大部分时间。
      好在付出总是会有收获的,撑过了最难的两个月后,补习班终于迎来了转机。
      母亲是开服装店的那名四年级学生,在市数学竞赛中获得了第一名。
      那位母亲高兴坏了,敲锣打鼓宣传,硬是让他们补习班小小出了一把名。也让很多家长看到了补习班的好,送自己的孩子过来。
      虽然还没有招满自己当初预定的六十个名额,但总算不再是像前面两个月那样,偌大的补习班只有七八个学生。
      苏彤不知道这到底是运气还是她们的坚持和努力,也许都有吧。没有她们的坚持,等不来这份运气。
      补习班这边的事终于可以松口气,她才猛然想起,自己已经很久没去看过舅舅和舅妈了。
      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初夏周末,开车载着儿子和女儿去了舅舅那。
      孙红梅知道今年外甥女开了个补习班,很忙,生意还不好,一直都不敢去打扰。看到他们突然到来,高兴到差点拿在手里地一小壶酒都给撒了。
      搁下酒壶,孙红梅连忙上前,一把抱过陆熠,问苏彤:“不是在忙补习班的事吗,怎么有空过来了?”
      “忙了这么久,也该休息一下了吧,我又不是铁人。”孩子递给舅妈后,苏彤又让女儿进里面,才走回车里,把自己带来的两袋补品拿过来。
      孙红梅看到她又拿了东西过来,还是那句话:“来就来,每次还拿那么多东西。”
      “这是一诚前段时间去东北出差带回来的人参,那边盛产这个,好东西。”
      “好东西留着自己吃就好了。”
      苏彤将东西放好,笑看向舅妈,一本正经说:“舅妈,我能不能跟你提个建议?”
      “啊?提什么建议?”这话转得太突然,孙红梅不解。
      “我们几个孩子都长大了,以后等秀芝和国豪也毕业了,他们肯定也会经常给你和舅舅买东西的。所以能不能我们给你什么就收着,别说我们又买啥的,好不好?”
      孙红梅笑骂:“怎么?长大了就能为所欲为啦?”
      “当然不是,只是我们也是有能耐了,才能给你们买东西。你们欣然接受,我们会更开心些。”说完,苏彤还上前挽住她胳膊撒娇。
      孙红梅受不了她撒娇,连忙将人推开。
      “都已经是做妈妈的人了,怎么越活越回去了,还学小孩子撒娇了。”
      “哎呀,你就说好不好嘛。”
      “不想理你。”孙红梅转身去给两个孩子拿吃的。
      嘴上虽然这么说,其实心里是真的听进去了。
      也许她这个坏习惯真的要改一改,孩子们也是孝顺,每次给他们买东西,她都这么说,确实挺扫兴的。
      苏彤给自己倒了杯水,喝了几口,问:“舅舅呢?”
      进来一直没看到舅舅,开始还以为会不会是在楼上。但都坐了这么一会了,还没见人下来,人肯定不在这边,要是在的话,就算舅妈不喊他,听到声音也早跑下来了。
      果然,孙红梅告诉她:“他去送酒了。”
      苏彤听到有些意外:“两个月没来,还有这服务了?”
      说到这个,孙红梅就开心了。
      “你很喜欢吃他们家的烧鹅的那家饭店,还有印象吗?”
      苏彤点头,那家烧鹅不错,她当然记得。
      “他们用我们的米酒做了一道米酒瘦肉鸡蛋汤,很受欢迎,所以现在基本上每个星期都会让我们送十斤酒过去。”
      “哇,那就是发展了一个固定客户啊。”
      “可不是。”孙红梅一脸骄傲,又告诉外甥女:“不止这家,镇上还有好几家饭店面馆,现在都长期跟我们拿酒呢。以后单做这几家长期客户,每个星期都能卖几十斤酒。”
      说到这,孙红梅感慨万分:“做生意也两年多了,到了今年才终于感觉踏实些。”
      每个星期能卖几十斤酒,听着不多,但一个月下来也有两三百斤,这份利润至少够支撑他们一家的生活。
      如果是放在以前,听到舅妈这句话,苏彤可能不会有太深感触。但开补习班的这两个月经历,让她明白了很多。
      “舅妈,刚开店的时候,你是不是每天都压力很大?”
      想到自己这两个月来的心情,苏彤不争气红了眼。
      孙红梅逗着孩子,并没有发觉:“做生意肯定有压力的呀。”
      “以前我只看到酒铺的生意挺好的,没怎么去想过你们是不是也会担心没有生意怎么办。”
      当时魏家那样的条件,可以说是根本没有退路。
      开铺子卖酒,说是孤注一掷也不为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