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(历史同人)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(历史同人)开局给秦始皇盘点四大发明 第83节
      此人不就是跟在他身边的郭敬?
      这样一算,竟是做到了四朝元老级太监。
      好!可当真是好样的!
      不过最是好样的,还是当属他那个好重孙!!
      朱棣只感觉一股子血气冲向了脑门,简称气血上涌,怒气勃然!
      身旁一太监已经满脸骇然惊惧的趴跪了下去,至于那朱祁镇……
      找不到当事人,于是朱棣视线下意识一转,转到了他大儿子朱高炽那边——
      然后就想把朱高炽揪过来。
      结果话还没开口,便又听天幕继续道——
      【结局是这样,不过战事过程和宋朝的“高粱河车神”——就是“赵光义事件”相比,也有那么点异曲同工之妙。】
      【若是再严格来说的话,“土木堡之变”的战事过程,大概比“高粱河车神”还要不怎么样。】
      【毕竟“土木堡战神”这个称号,比“高粱河车神”这个称号听起来,确实也是要更“强”一点,是吧?】
      是、吧……
      竟然还是个“结合体”!!
      这是一个顶个啊?!
      朱棣现在岂止是气血上涌那么简单,简直是恨不得咬牙切齿了!
      宋朝那几个丢人现眼的皇帝,结果他大明这是一个就能把对方给比下去了是吧?!
      朱祁镇……很好,朱祁镇!!
      一旁朱高炽感受到了危险的气息,又擦了擦额角冒出的汗,颤颤巍巍小声提醒道:“还有那个……奸臣王振……”
      是两个,可以算成两个人……
      这样是不是感觉好那么一点了?
      好……好个屁!
      朱棣瞪了一眼朱高炽:“从你儿子那里,就也挺欣赏那王振!”
      朱高炽不敢说话,就敢在心中腹诽一两句,心想那不也是你大孙子嘛,再说这宦官太监掌权之事,真要深究起来……
      算了算了,他可不敢多言。
      怕被打,于是只好委委屈屈,硬生生挤出一抹笑容来。
      “儿子知道了,儿子会好好教导瞻基。”
      一定多打几顿他大儿子的屁股蛋子!
      【瓦剌贡使冒领赏物,原是习以为常的事情——】
      【因为王振与瓦刺早有勾结,也接受也先的贿赂,所以瓦刺贡使冒领赏物,他都装作不知道。】
      【但是正统十四年二月这一次,王振却一反常态,叫礼部按实际人数发给赏赐,又轻率地将瓦剌贡马削价五分之四,仅付给瓦剌索求诸物的五分之一,于是瓦剌贡使没有得到满足,愤怒而归,并添油加醋地向也先作了汇报。】
      【也先于是以明朝减少赏赐为借口,兵分4路,大举攻明,并亲率一支大军进攻大同。】
      【其后大同告急——】
      【瓦剌军来势凶猛,并且迅速向南推进,明朝守卫西北的将士,几次交战失利,急忙向京师请兵救援。】
      【这其中也有太监郭敬从中作梗,遂致使明军大败,全军覆灭的原因。】
      【总之,也先军队锐不可挡,大同明军交战接连失利,塞外城堡,同样也接连失陷,明军几经接战,前线败报频传。】
      “郭敬!!”
      朱棣连连冷笑:“好,好一个郭敬!”
      “拉下去,斩了!”
      那颤抖着身体趴跪下去的太监,还尤为显得年轻,此时已经是恐惧到脸色青白,浑身发凉了——
      “不……不!陛下饶命!陛下饶命啊!!”
      朱棣不去理会那胆寒惊惧的叫喊声,直接挥挥手,催促侍卫把人给拉下去了。
      宦官……哼,宦官!
      【你说王振,一个落地秀才,只略通经书,后又为教官,中举人,于军事上有什么成就吗?没有吧??】
      【可结果呢,瓦剌过来打架,王振大概对自己的经历充满了自豪,明明根本就不懂军事,对瓦剌的军事进攻也没有足够清楚的认识,结果以为让明英宗朱祁镇亲征,就能把瓦刺兵吓跑。】
      【是的,你没听错——王振为了侥幸取胜,冒滥边功,便在明朝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,怂恿明英宗朱祁镇亲征,还让朱祁镇以宋朝宋真宗亲征的事情为效仿榜样,以便可以由此在青史上留下美名。】
      历朝历代诸人:“……”
      想什么美事儿呢???
      明朝朱元璋时期。
      朱元璋气得直拍大腿!
      两个宦官太监,尤其是那王振!可真是该死!!!
      先前天幕说,瓦剌一直想找机会进攻大明,那岂不是早有所准备?!
      单看瓦剌军队来势凶猛,迅速向南推进一事,就应该知道这对于瓦剌那边而言,就不是没有准备的仗!!
      竟然还如此轻率!想得如此简单!
      怂恿皇帝御驾亲征,还没有充分的认知和准备,这这……这简直是亲自过去给别人“送菜”!!
      但是王振这么说,朱祁镇就能答应?
      最起码也应该掂量——
      【要知道,明英宗朱祁镇平日里对王振可谓是言听计从,同时也幻想着,想像其曾祖父明成祖朱棣那样——数入漠北建立赫赫军功,所以听到王振如此之言,也认为亲征是他大显身手的好机会。】
      【于是朱祁镇连和大臣们商议都不商议,直接做出亲征的决定,并宣布两天后立即出发。】
      【吏部尚书王直等人的确认为朝廷应该以守为主,也曾劝谏明英宗朱祁镇“不必亲御六师,以临塞下”,但谁让朱祁镇非是不听呢,于是在不知瓦剌军队主力方向的情况下,诏令迅速集结军队,两日内出兵讨伐也先。】
      朱元璋:“……”
      这什么子孙后代?!脑子如此不清楚!
      还有——对一个宦官言听计从?!
      呵,简直好样的!好样的!
      不过……明成祖朱棣数入漠北,建立赫赫军功?
      朱元璋一怔,摸了摸下巴,往老四朱棣那边瞥了一眼——这是当了皇帝之后,还亲自深入漠北去作战?竟是如此吗??
      【正统十四年七月十七日——明英宗朱祁镇不顾吏部尚书王直等群臣反对,偕同王振率大万御驾亲征。】
      【此次出征,诏下两日大军即匆忙集结启程,各项准备均不足,上下一片混乱。】
      【而且亲征诏书下达后,朱祁镇对于文武大臣的多次劝谏置之不理。】
      【除此之外,朱祁镇虽然名为亲征,但军务大事皆由监军太监王振决定,将领处处受王振节制,无法按己意指挥作战,而王振根本不懂军事,导致指挥接连失当,最终致使明军屡战屡败!】
      汉朝未央宫。
      刘彻和众朝臣听得连连摇头——
      也不是没人劝谏,这两个可真是够一意孤行的了。
      “什么都准备不足,还上下一片混乱,这两日内匆忙集结的大军,能有多少准备和实力?”
      刘彻冷嗤一声:“那太监王振不懂军事,军务大事竟然还皆由监军太监决定,如此儿戏,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!”
      明朝朱祁镇时期。
      听到此,朱祁镇和王振的脸色更是无法形容的难看,甚至还很没脸。
      尤其是王振,脸几乎绿了。
      感觉朝臣的目光又再次汇聚过来,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视线与打量……其实此刻他内心已经安定不起来了,但不能露怯,也决不能让人抓住把柄话头——
      不就是亲征失利吗,那干脆就不亲征,再从头计议,这些大臣又能说些什么!
      他们——
      【以为这样就是初始的过程全貌吗?】
      【不不不,当然不止这么简单就算。】
      【太监王振和朱祁镇在两天之内凑合了20万大军,不过号称是50万,然后胡乱配些粮草和武器,就匆匆出发了。】
      【但与此同时——与朱祁镇和王振同行的还有英国公张辅,兵部尚书邝埜,户部尚书王佐,以及内阁大学士曹鼐,张益等100多名文武官员!是的,你没听错!是100多名的文武官员!!】
      【不过这么多文武大臣,却全都不能参预军政事务。】
      【是此种情况下——所有的一切军政大权,朱祁镇还要全都交给王振一个人专断!】
      这一瞬间,历朝历代诸人竟是绝大部分都不知该作何表情了。
      带着100多名的文武官员?!
      100多名?!
      为什么?这是要干什么?
      提前彰显胜利的功绩?让人亲眼目睹得胜的姿态??
      秦王宫。
      蒙恬皱着一整张脸和王翦对视一眼,两个武将都在彼此的脸上看到了“一言难尽”四个字。
      之前赵高那厮就已经让他们很想要唾骂,还有宋朝那几个皇帝也是如此——可原来人比人,没有最烂,只有更烂。
      听到此,嬴政脸上更是一言难尽。
      打仗带着武将就算了,带那么多文官是要干什么?上战场歌功颂德?!
      还是为了增大鼓舞士气的筹码?
      但有这么增大的吗?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