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大夏文圣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大夏文圣 第989节
      自从见过太多恶之后,顾锦年不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观点。
      人心中之恶,到底由何而生?
      一路走来,他发现大多数的恶,大多数的悲苦,并非是王朝所致。
      就好比,前两日他见到一户人家,孩童留守在家中,被爷爷奶奶照顾,而因天气问题,两位老人相继感染风寒,躺在家中修养。
      却不曾想到,孩童顽劣,就因为不顺他心,趁着两位老人服药休息时,一把火点燃房屋,将两位老人活活烧死。
      至于这孩童,被暴打一顿后,连夜被他娘亲带走,其父得知消息,痛苦不堪,但一时之间,找不到自己的妻子与孩子。
      这种恶,几乎挑战顾锦年的底线,他利用神通之术,查到孩童的痕迹,原本是想要将其抓来。
      可转念一想,抓回来又能如何?
      再打一顿?还是抽筋拔骨?
      以恶制恶本身就不是一件对的事情。
      但顾锦年也没有轻饶对方,他以仙门神通,在他体内种下炎精,每个月都会受到火焰灼烧之苦,不会致死,但会让他痛苦不堪。
      一个月一次,直至二十年后。
      他只能这样做,罚要罚,可更多的还是要去思考。
      还有一件事情。
      也让顾锦年记忆深刻,家中老人生病,其子听闻庸医开口,以幼子心头肉熬药,可治好苦疾。
      而后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杀了,开膛破肚,取出心脏,以心头之肉,熬成良药。
      其父知晓药方何来,当场气绝而亡,而此人则被十里八乡称为大孝子。
      这种更让顾锦年体肌生寒。
      更有江湖武者,一路逃难,无粮无银,前去寻找好友,好友穷苦无比,但为款待,竟杀害自己妻子,煮肉于后者。
      越偏远的地方,越穷苦的地方,这些事情就越多。
      而且极其离奇,也极其骇人听闻。
      唯有走出繁荣之地,前往这些苦难之地,顾锦年才知道,底层的百姓到底有多穷苦,有多难。
      百姓生之道,远远比自己想象中要恐怖许多。
      而让顾锦年感到可怕的是。
      自己如何去解决?
      自己一个人的力量,怎么去解决?这天底下有这么多事情,自己能做到事事亲为吗?
      就算可以,那面对这样的孩子,又如何处理?
      杀了他?
      就不会有下一个?
      不杀他?
      他知道过错吗?
      情与法。
      道与德。
      夹杂了太多东西在里面,使得顾锦年感到无比的沉重。
      抬头仰望天穹。
      顾锦年心中的苦闷,太多太多。
      然而。
      就在此时。
      一道轰鸣之声,响彻整个神洲大陆。
      璀璨的光芒,朝着东南方向激射而去,最终加持在稷下学宫内。
      孤山上。
      顾锦年有些好奇,而他体内的天命印记,在这一刻显得有些躁动。
      “天命要显世了吗?”
      过了半响,顾锦年心中喃喃自语,突如其来出现的异象,让顾锦年感到惊讶。
      体内的天命印记在躁动,很有可能与天命有关系。
      只是,仅是过了一会,顾锦年便收回目光,而是潜心悟道。
      他需要悟通这些事情。
      若能明白,他将真正接触圣道,明悟圣人之道,从而踏上半圣之路,借助立言,将有可能成为圣人。
      而与此同时。
      璀璨的光芒,惊动整个神洲世界。
      这束光芒,注入稷下学宫。
      整个学宫,数百位大儒在这一刻瞬间惊动。
      “何来的异象?”
      “怎么突然发生这种事情?”
      “这是天命异象。”
      “天命星凝聚异象,加持于稷下学宫,这是怎么回事?”
      稷下学宫。
      宏伟无比,整体呈现银白之色,看起来极其的不凡,如同水晶打造。
      学宫立于一座高山之上,漫天星辰,本身就璀璨无比,如今得到天命星辰加持,整座稷下学宫更加的宏伟。
      学宫入口。
      摆放着九道棋局,每一个棋桌面前,都坐着一位老者,这是稷下学宫九位棋道大儒,他们在此迎接着各路天骄。
      而这天命星辰之光,却注入了一道天命,没入最后的棋桌面前。
      负责对弈的执棋者,乃是段空,东荒棋王。
      段空皱眉,他有些不明白发生了何事。
      而就在此时,一道声音出现在稷下学宫上空。
      是一位老者,穿着青色儒袍,满头白发,注视着苍穹。
      “我等见过院长。”
      看到老者出现,稷下学宫内,所有弟子纷纷朝着这院长一拜。
      没有人知道稷下学宫的院长有多强,但他们可以确定,即便是半圣苏文景,也无法比拟这位存在。
      “院长,这是怎么了?”
      段空开口,望着虚空当中的院长问道。
      “天命加持于稷下学宫。”
      “此次天命之争,只怕要成为天命显世的楔子了。”
      老者开口,注视着天命星,如此说道。
      听到这话,在场所有人不由一惊。
      世人都知晓,天命即将出世,但没想到的是,会以稷下学宫为楔子。
      “也就是说,此次学术之争,若有人道出圣人之学,将可得到天命加持?”
      有大儒开口,询问院长。
      “只怕不止如此。”
      院长摇了摇头,随后开口,眼神当中充满着感慨。
      “这次稷下学宫,本身就有天命加持,孔圣将天命印记,封印在天命星之中。”
      “按理说应当等到有人开创新学,这天命才会加持到稷下学宫,从而给予新学者。”
      “可如今,提前降下天命,这就是一种征兆,天命的征兆。”
      院长开口,他似乎看得出一些先机。
      “那敢问院长,这对我儒道而言,是好事还是坏事?”
      有人出声,继续询问院长道。
      听到这话,院长有些沉默。
      过了半响,他才缓缓开口。
      “若天命降临之前,儒道有真正的圣人出世,对我儒道而言,有天大的好事。”
      “可若是天命降临之前,儒道无有真正的圣人出世,就不是一件好事。”
      “仙门,佛门,妖魔,剑道,术道,哪怕是武者,都有隐藏于世的第七境强者,唯我儒道,还没有圣人出世。”
      他开口,认真说道。
      有没有优势,还是取决于最顶尖的战力。
      听到这话,所有大儒不由皱眉,因为这对他们而言,不是一件好消息。
      “而且,即便儒道有圣人,最先能获利的,还是仙道。”
      他再度开口,紧接着一挥手,使得整个稷下学宫安静下来。
      “不管如何,全心全意准备十日后的学宫盛典。”
      “一切以学术为主。”
      说完这话,院长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