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大夏文圣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大夏文圣 第267节
      仅仅只是刹那间。
      顾锦年便走完了七步。
      随后手握毛笔。
      沾染墨汁。
      在宣纸之上,缓缓落笔。
      【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】
      【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!】
      【江流宛转绕芳甸,月照花林皆似霰;】
      【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。】
      【江天一色无纤尘,皎皎空中孤月轮。】
      【江畔何人初见月?江月何年初照人?】
      【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望相似。】
      【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。】
      【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。】
      【谁家今夜扁舟子?何处相思明月楼?】
      【可怜楼上月徘徊,应照离人妆镜台。】
      【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。】
      【此时相望不相闻,愿逐月华流照君。】
      【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】
      【昨夜闲潭梦落花,可怜春半不还家。】
      【江水流春去欲尽,江潭落月复西斜。】
      【斜月沉沉藏海雾,碣石潇湘无限路。】
      【不知乘月几人归,落月摇情满江树。】
      顾锦年下笔如有神,没有一丝停滞。
      是一气呵成。
      而这首诗词,被誉为孤篇压盛唐之作。
      一篇诗词,压盛唐,道尽盛世往来一切。
      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。
      诗出刹那。
      一瞬间,一道钟声响起。
      刹那间。
      这宣纸之上,又一次绽放光芒。
      第83章 :开文府,炼战车,再显千古,顾锦年为儒道圣子!
      文心殿内。
      所有目光在这一刻,全部落在顾锦年身上。
      那一句一张足矣,可谓是惊动所有人。
      众人起身,场面极其热闹。
      赵儒,苏文景,更是直接起身,来到顾锦年身旁,想要看看顾锦年著出什么诗词。
      可当顾锦年一气呵成,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之时。
      满堂哗然。
      不管顾锦年这篇诗词如何,光是这般的气势和自信,便让人不由多看一眼。
      只是当诗词出现。
      一时之间,众人的反应也在慢慢变化。
      最先变化的是苏文景,而后便是赵儒。
      “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”
      赵儒缓缓开口,将顾锦年的诗词读出。
      “滟滟随波千万里,何处春江无月明。”
      苏文景也忍不住念了一句。
      两人的目光,一直落在这宣纸之上,越看神色越动容。
      “好,好一句江畔何人初见月,江月何年初照人?”
      “当真是极好,极好啊。”
      赵儒的声音率先响起,当他读到一半时,整个人便不由激动起来,一张老脸更是涨红无比。
      他阅过无数诗词,可看到这一篇时,实实在在忍不住赞叹啊。
      “人生代代无穷已,江月年年望相似。”
      “是极好,极好啊,苏某自愧不如。”
      苏文景的声音也响起,他虽是儒道准半圣,可顾锦年这篇诗词,让他震撼不已。
      说实话,别说什么七步作诗,就算是七百步七千步七万步,他都写不出来这样的诗词。
      全篇华丽,但却不空洞,有意境也有美感。
      需要细细品味,越看越精彩,越看越令人震撼。
      此时此刻。
      大殿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去,一个个争先恐后。
      孔平也站起身来了。
      他目光如炬,看完诗词之后,整个人呆若木鸡,因为他知道,这篇诗词当有千古之称。
      即便不是千古,镇国绝对没问题。
      自己的侄子输了,而且输的彻彻底底。
      七步作诗。
      诗成千古。
      今日大夏诗会,因顾锦年而精彩,大夏王朝也要因顾锦年而震撼啊。
      这到底是什么妖孽啊。
      大夏文坛为何出了这么一个妖孽?
      大殿之上,永盛大帝望着这篇诗词,也久久无法回神。
      江水、春、明月、花、夜色、鸿雁、家,这是八字题。
      以长江为题,诗中有长江二字。
      以乘月为题,诗中也有乘月。
      而且对仗工整,韵脚完美,既有诗之意美,也应景应题。
      “不知江月待何人,但见长江送流水。”
      “不知乘月几人归,落月摇情满江树。”
      “应题了,应题了。”
      “诸位,这首诗,应十题,一题未错,一题未错啊。”
      有人惊叫起来了,指着这首诗,忍不住叫喊起来。
      顾锦年七步作诗,这不恐怖。
      恐怖的是,十人十题,全部应题。
      之前,顾锦年说一题一首诗,说实话,这个还不算难,毕竟拆分开来,考验的是才华。
      可现在十题一诗,考验的就不仅仅是才华,更主要的是一种意境。
      顾锦年诗词如神一般,美的不像话,美的令人窒息,既应题又应景,再加上一个七步成诗,光是这个行为,哪怕不是千古诗,也注定要名扬天下啊。
      王富贵与江叶舟攥紧着拳头,为顾锦年感到喜悦。
      其余学子,也纷纷露出喜色,心中有说不出的畅快。
      可就在此时。
      宣纸之上。
      一缕缕金色光芒,忽然弥漫。
      “看。”
      “又是异象。”
      有人惊呼,指着宣纸。
      可实际上所有人早就一直在看着这篇诗词。
      当异象出现后,所有人不由望了过来。
      很快,璀璨的金色光芒,直接绽放。
      一幕幕画面出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