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大夏文圣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大夏文圣 第199节
      练气修仙?
      你玩真的?
      顾锦年也愣住了。
      虽说一人一天夫子,大家把自己懂得东西分享出去,海纳百川。
      可教修仙?
      这有些离谱吧?
      “思青姑娘,这修仙之事,复杂难懂,再说了,一日也学不会啊。”
      “要不咱们换一个?”
      王富贵的声音响起了,略带苦闷道。
      修仙又不是读书。
      背点东西就算了。
      这玩意要是没搞好,要出事啊。
      “没事。”
      “第二天我来。”
      “第三天是白玉师姐来。”
      “最后一天是徐师兄来,有四天时间,大家勉强可以感受一下。”
      此时。
      许涯默默补了一刀。
      他们四人不知道教什么,所以商量好,教大家修仙。
      刹那间。
      众人沉默。
      唯独顾锦年,莫名有些期待了。
      第72章 :宝体境,立言之说,古今往来第一仙灵根显!
      大夏王朝。
      已是深夜。
      对比京都百姓的甜美睡梦。
      京都秦王府内,却显得无比压抑。
      望着玉案面前的卷宗,李遂有些头疼无比。
      而堂内,也有数十名谋士,正在翻看各类卷宗。
      李遂很难受,他现在拥有大夏王朝的监国之责。
      这是一件好事。
      可快活了没几天,一大堆麻烦便堆积过来。
      最大的三个问题。
      让他头疼不已。
      永盛大典要不要撰写?这可是老爷子目前最在乎的一件事情,也是儒道最关心的事情。
      大夏王朝是一统十国而来,可根基不稳,需要文化大统一,修建一部古今奇书,扎实文化。
      这件事情,前朝其实就已经开始准备了,只不过开国初始,百废待兴,民生最为重要,精神上的东西,还是比较虚的。
      故而立下意,但没有施行,这也是太祖当年最懊悔的事情。
      江山打下来不是一件难事。
      守住江山才是一件难事。
      如今看似太平年间,可文化战争与经济战争可是已经打起。
      经济战争还好,大家彼此发展,也没有特别大的贸易来往,可文化战争不一样,这就是儒道。
      争夺的是正统。
      抛开第一圣人世家有子嗣之外,其余三大圣人世家,可谓是你争我斗,尤其是最后一位圣人,扶罗王朝与大夏王朝争了多长时间?
      而这永盛大典,就是定民心之书。
      也可以叫做开元大典,当时定的是开元大典,后来架不住百官要求改名,所以就改成永盛大典了。
      只是撰写永盛大典,前前后后所需要五千多万两白银。
      国库目前存银四万万两白银,之前是五万万两,拨了一万万两白银到江宁郡去修缮家园,赈灾不需要这么多银子,但重建家园一万万两白银完全不够。
      若不是抄了不少家,外加上以工代赈,不然的话,国库所有存银都不够拿去修缮一郡之地。
      这剩余的四万万两白银,其中有两万万两白银绝对不能动用,当做军需银存储着。
      防备随时发生的战争。
      多余的两万万两白银,六部都眼巴巴的盯着,那个部门不缺银子?
      他虽有监国之责,可上面给的银子,就八千万两白银。
      五千万两白银拿去撰写永盛大典,可眼看着马上军费要开始拨了,兵部天天派人过来催债。
      大夏军费,也足足八千万两白银。
      也就是说,有五千万两白银的空缺。
      想要暂时挪一下,上面死活不答应,户部不是不给,是老爷子死活不同意。
      李遂怎可能不头疼?
      上面是两件事情。
      第三件事稍微简单一点,大夏,扶罗,还有大金王朝已经达成共识,互派学子交流。
      这帮学子来大夏以后,住的地方,和书院需要不需要花银子?
      大夏自称国力强盛,人来了你不可能给人家住差的吧?包括吃喝一类,肯定要往最好的来。
      不然岂不是丢脸了?
      可修建书院和住处,下面人报的价格,也让他头疼,一千四百万两白银。
      一分钱都不能少。
      不是不可以省,而是面子工程,只能多不能少,少了这事就办不好,这事办不好,自己这个监国也就成了笑话。
      老爷子一直盯着,太子的人也盯着。
      让他心烦意乱。
      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。
      银子。
      缺银子。
      大夏国库很缺银子。
      能动用的银子就那些。
      而且更让他紧张的还有一点,那就是自家这个老爷子,好像想征战了。
      大夏过了十二年平静的生活,如今也算是养精蓄锐了一会。
      老爷子的心思,他其实心里明白。
      不就是十二城的事。
      想要夺回来。
      换做以前,李遂绝对是双手双脚支持,毕竟又不是自己当家。
      可等到自己当家后,李遂头就疼了。
      没有银子打仗。
      也打不起仗,这要是一打,一个月可能就是大几千万两白银丢水里,万一打个半年,国库直接就是赤字。
      打个一年,直接回到开国前。
      边境十二城,靠近扶罗王朝,真要开打,扶罗王朝绝对会暗中援助,所以不能兴兵。
      唉。
      “你们就没有一点办法吗?”
      想到这里,李遂直接将桌上的奏折丢了出去,望着自己的幕僚,神色烦躁。
      看着李遂发怒。
      众幕僚有些沉默,一个个眼中露出畏惧。
      不过还是有人开口,看着李遂道。
      “殿下。”
      “其实无论殿下怎么清算,无非总结便是国库缺银。”
      “永盛大典不可怠慢,兵部军费也不可怠慢。”
      “外加上修建书院等等,前前后后,方才属下也算过,缺银六千万两左右。”
      “若从国库取银,肯定是下策,不过属下有一个建议,不知殿下愿听否?”
      幕僚开口,想到了个主意。
      “快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