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大夏文圣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大夏文圣 第164节
      倒不是做作,纯粹就是心理上受不了,前面两个还好,后面就纯粹有些恶心人了。
      其余人也是如此。
      光听头皮都发麻,何况亲身体验。
      李基脸色就有些发白,他小小年纪,更受不了这种东西啊。
      “顾兄,要不这件事情点到为止吧,若是让那些读书人受这种刑罚,就算活着出来,也差不多成了废人,到时候真要得罪不少人啊。”
      江叶舟开口,还是想为那帮读书人求求情。
      “不。”
      “悬灯司刑罚虽多,可对付那些读书人,我六叔有分寸的,无非就是抽打他们一顿,闹不大的。”
      “眼下不给他们一个教训,今日之事,明日还会再显。”
      “行了,我先回去休息了,今日多谢诸位帮忙,这份恩情,顾某铭记于心。”
      顾锦年起身。
      没有心慈手软。
      望着离开的顾锦年,众人互相看了一眼,最终叹了口气,也没有多说什么了。
      如此。
      时间也缓缓流逝。
      整个大夏王朝,京都与江宁府都无比热闹。
      相比京都的热闹,江宁府的热闹只是个形容词罢了。
      自从粮价涨到二百六十两后,江宁府就跟疯了一般。
      价格一日比一个日。
      上午还是三百两一石,过了一个时辰,就三百二十两了。
      到了晚上更是四百两一石。
      如此离谱浮夸的价格,导致不少米商是彻彻底底懵了。
      他们发财归发财,可也知道价格不能太离谱,不然的话真当朝廷不会秋后算账?
      可问题是,一开始还好,卖就卖吧,总有一些亡命之徒,不怕死的家伙。
      只是这些人居然卖了两天。
      两天也就算了,价格一直再疯狂飙升,而且只要出货,就有人买货。
      甚至有个小机灵鬼,跑去他们那里排队,直接把所有粮米全部买走,然后转手拿出去卖,不到半个时辰就卖干净了。
      一百两白银一石买来。
      三百多两卖走,一来一回也就是两个时辰的时间,净利润就高达两千两银子。
      主要还是因为几个大米商再控制数量,不允许他们一口气卖太多,要给朝廷营造一种自己也没米的错觉。
      以后真算起账来,还可以扯皮。
      这下子这帮商人坐不住了。
      我卖一百两,人家都卖到四五百两银子一石了。
      而且这帮人粮食也不少,想怎么卖怎么卖,他们还要受限制,一天只能卖多少。
      虽然也能赚钱。
      可凭良心说,做商人最讨厌什么事?
      不就是看到别人比自己赚钱吗?
      还他娘的是同行?
      于是乎一群粮商去查,结果发现好家伙居然是外乡人,抄小道过来卖米。
      怪不得这么不守规矩。
      而且这帮外乡人更狠,派人过去交涉,直接就是一句话,我卖完就走,你管的着吗?
      一句话堵死所有人。
      就算去搞破坏,说他的米有问题,也没有半点用啊。
      现在是什么年头了?江宁郡发洪水,银子虽然不多,可最起码换米还能吃口饭吧?
      谁他娘的在乎有没有问题。
      再说了,你们卖的米就没问题?渗沙子,拿陈米,你们就干净嘛?
      您还别说,还真没说错。
      也就是因为这事,大大小小一些米商既是牙疼也是眼酸。
      不仅仅如此,前两天还好,到了今天这种不守规矩的米商更多了,都是从四面八方过来的,价格一个比一个高。
      这回所有人都坐不住了。
      饿死胆小,撑死胆大,上头稳坐钓鱼台,可下面人熬不住啊。
      主要是看别人赚钱,比自己亏钱还难受。
      于是乎,什么禁令不禁令,什么规矩不规矩,先把银子赚了再说。
      如此,所有米商几乎不约而同的涨价,而且越来越离谱。
      仅仅只是两天时间,价格已经暴涨到六百两银子一石了,这种天价,导致百姓也彻底傻了。
      六百两银子一石,谁买?谁会买?
      之前六十两一石,一百二十两一石,为了活命,咬咬牙也就算了。
      可现在六百两一石,鬼才买。
      但恐怖的事情发生了,有人买,而且大量人买。
      结果一出,所有米商简直是又惊又喜,惊的是六百两一石都有人买,这他娘的简直是离谱。
      可喜的是,百倍利润,一石米百倍利润啊。
      都别说其他的,只要卖出一万石,就能赚五百多万两银子啊。
      江宁府所有米商都疯掉了,各种谣言四起。
      无论米商头头怎么说,怎么严令,都没有任何作用,因为这利润太过于恐怖。
      有人已经察觉到问题,这其中有很大的猫腻。
      可问题是,大部分商人已经彻底被这巨大的利润给吸引到了。
      并且消息也早就传开四周郡府。
      早在七八天前就有人高瞻远瞩,知道现在卖米能赚钱,所以早就来了,结果来了以后,不到一个时辰,带来一百多石粮食全部卖光。
      价格也不贵,二十两一石,对比江宁府内的价格来说,这些真正的外乡人还真不敢赚太多,一是良心过不去,二是也不知道消息。
      等知道以后,说懊悔也有,说难受也有,但第一时间是什么,赶紧回县里继续运米来啊。
      这趟回来,就算辛苦一点,大不了卖六十两一石,只要卖的比江宁府便宜。
      那就血赚。
      而这些返乡人的行为举止,也瞬间引来更多人的关注。
      跑一趟赚几百两银子,等于寻常人两三年的工钱,而且运的多赚得多,各地的府,县,乡彻底沸腾了。
      于是乎,米价狂涨的第三天。
      整个江宁府外,密密麻麻全是人,不过这回不是难民了,而是从四面八方过来卖粮的。
      一个个三天三夜就睡了三四个时辰,用最快速度,抄最近的小道,跑过来卖米。
      当得知府内米价涨到六百两七百两一石后,这些人也兴奋狂欢了。
      心想着六百两太狠了,我三百两不过分吧?
      但也有少部分人凭着良心,算上来回路费等等,十两银子一石出售。
      这种人赢得难民感激。
      而大部分人待价而沽,坐在府外,由官兵保护,摆出四五百两一石的价格,只比府内便宜一点点,然后开始做美梦。
      只可惜的是。
      四五百两一石,根本就没人买,之前一百二十两一石,一群人凑一凑,勉强能凑出一些,购买几石大家分一分,差不多就得了。
      四五百两一石,不是他们不想活命,而是没钱买。
      买不起。
      除了快死的人,根本卖不动。
      也就在此时。
      江宁府内。
      顾宁涯坐在一处酒楼,面前三个男子激动无比道。
      “大人,周围数百条小道上,全是过来卖米的外乡人,每条道路都拥堵不堪,运输粮米,光是一条小道上,运米之数,恐怕至少有几十万万石啊。”
      “大人,属下打探清楚,周围诸多府县百姓,已经提前割麦,都朝着江宁府来了。”
      “大人,此次已经购买一万五千石粮米,全部运入官仓之中。”
      三人开口,告知一个个好消息。
      “好。”
      “现在把所有人全部撤走,再去告知郡守大人,可以开仓放粮了。”
      “还有,通知夜衣侯,龙舟可以亮相了。”
      得知消息,顾宁涯大喜,立刻开口,吩咐下去。
      “敬遵大人之令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