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侯府小哑女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945章 解开心结(二更)
      养了四五天,才将身体养好,得到太医准许,可以出门远行。
      烈日炎炎。
      萧逸心中却一片悲凉。
      越是靠近皇陵,心头越发荒凉,犹如那无人踏入的邙山。
      没错,纪先生被葬入邙山,距离皇陵不过一二十里远。
      进入山道,只容一辆马车疾驰。
      队伍被啦得很长很长。
      他有点乱。
      不由得握紧了燕云歌的手。
      燕云歌给他鼓劲,“先生不会怪罪你,只会体谅你。今日看望先生,在先生坟前祭拜,有什么话你尽管吐出来,莫要憋在心里头,当心憋出病来。”
      萧逸深吸一口气,点点头,始终没说话。
      终于到了!
      他不许人陪同,独自一人前往。
      坟前!
      点燃火,烧着纸钱。随意地坐在地上。
      他不年轻了。
      他本以为自己很年轻,可是随着纪先生的过世,他意识到自己上了年龄,真的不年轻了。
      短短数日,他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      他对着还不曾立碑的坟茔,端起酒杯,“我敬先生一杯酒,感谢你当年的关怀和教导。若没有你,也就不会有今日的我。”
      接着又是第二杯酒。
      “我敬先生第二杯酒。在王府时,多亏你多次照拂,替我在父王跟前求情,使我年少时不至于太过难熬。我只恨自己,不曾踏出那一步。若是早早认你为义父,我就可以名正言顺为你披麻戴孝,不惧任何非议和目光。”
      接着是第三杯酒。
      “这些年,承蒙你事事谋划,细心教导两个孩子,他们才会茁长成长。先生大恩,这一世无以为报。希望下一世,还能遇见先生,报答今世大恩。”
      三杯酒一一洒下,萧逸心中越发悲痛。
      他将一生遗憾,只因为没有送纪先生最后一程。
      他埋头于袖中,悄声哭泣。
      也只有这个时候,身边无人,他可以放肆的流泪,尽情的抒发感情。
      燕云歌远远地站着,不曾踏前一步。
      萧元初很担心父亲,问道:“母亲,儿子要不要上前看一眼?”
      燕云歌摆手,“不必上前。我们就在这里等候。让你父亲和纪先生说说悄悄话。”
      “儿子担心父亲安危。”
      “若是不让你父亲发泄出来,问题就得不到解决。安静等着,不必着急。”
      “是!儿子谨遵母亲教诲。”
      全场静默,几百上千人的队伍,没有一个人发出动静。
      大家都在等。
      等待天子重新振作。
      一刻钟过去,半个时辰过去,一个时辰过去,两个时辰过去……
      终于,有了动静。
      萧逸站了起来。
      脚下踉跄。
      他的腿都坐麻了。
      见状,萧元初第一个冲上去搀扶伺候。
      紧接着,下人们也都冲了过去。
      燕云歌站着没动,她仔细观察,终于看见眉头散开,心中得到舒展,她才重重松了一口气。
      心结解开,可喜可贺。
      回程的路上……
      萧逸偷偷告诉她,“我在纪先生的坟前睡着了。”
      咦?
      难怪耽误了那么长时间。
      她好奇,“怎么会睡着?你不怕吗?”
      萧逸笑了,“我不怕!这一觉,睡得特别特别安稳。自从先生去世,这是我睡得最安稳的一觉。”
      她问道:“可有梦见先生?”
      “不曾梦见。先生不肯托梦给我,着实遗憾。”
      “能在先生坟前睡着,就是一种缘分。没什么可遗憾的。从此,你也该放下心结,向前看。”
      “你不用担心我,我会振作起来。这段时间,我时常在想,如果我的父亲是纪先生该多好。”
      她却说道:“如果纪先生是你父亲,就不会有今日的你。能走到今日,不得不说,你心头那口怨气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”
      若没有那么怨气,没有要搞事的想法,两人不会认识,更不会成亲生子,自然也就不会有今天。
      老东平王成就了年轻时候的萧逸。
      年轻时候的他,又成就了今日的他。
      缺少中间任何一环,事情都不可能是今日这番面貌。
      萧逸不由得苦笑,“照你这么说,我还得感谢老头子?”
      燕云歌郑重说道:“从某种意义来说,是他成就了你。你没有追封老王爷为先皇,过去的恩恩怨怨就当是就此了结。”
      萧逸是真的心狠。
      按理,他登基称帝,要追封过世的父亲母亲。
      他偏不。
      他只追封了生母,没有追封老东平王。
      任朝臣如何劝解,如何指责这不合规矩,都不能动摇他的决心。
      他对老东平王充满了怨恨,直到今日也无法释怀。
      或许……
      老东平王想要得到追封,得等元初继承皇位之后。
      反正,萧逸不肯妥协。
      他可以追封任何人,唯独不肯追封老东平王。
      他亲大哥,萧逊给他写信,也不能打动他。
      这件事,遭到了民间很多人的非议和诟病。
      无所谓!
      他从来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。
      所谓的好名声,他也不稀罕。
      萧逸板着脸,义正辞严:“他不配得到我的追封。”
      说这话的时候,没有恨,唯有漠视。
      他要彻底忽略老东平王的存在,忽略那个渣爹。
      幸亏渣爹死的早,否则,他不保证自己会不会做出大逆不道的时期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祭拜完毕,萧逸的精神状态果然一天天好起来。
      朝臣们,尤其是武将看着他振作起来,一个个喜极而泣。
      有人拍马屁,递上奏疏,全是华丽溢美之词。
      燕云歌浑身一哆嗦,这马屁着实太谄媚,腻得哦,让人受不了。
      她将拍马屁的奏疏,全都扔给萧逸,让他自个解决。
      萧逸:“……”
      明目张胆拍他马屁,而且还是毫无底线,满篇肉麻,好为难他。
      高兴是高兴。
      谁都乐意听好听的话。
      只是……
      不好意思示人啊!
      着实太肉麻。
      干脆留中不发,假装没看见这些奏疏。
      私下里,却偷偷吩咐身边伺候的人,将这些马屁奏疏都好生收起来。
      哪天要是心情不好,翻出来看看,还能愉悦一下心情。
      燕云歌批他,“自恋!”
      他嘚瑟道:“那是朝臣们对朕的由衷赞美,如实的写出了朕的功绩,满篇实事求是,没有一句夸大虚言。”
      呕!
      燕云歌要吐了。
      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辈。
      还真是坦然接受了朝臣的马屁。
      她哼哼两声,“就凭你这做派,不出十年,就是个昏君。亲小人远贤良,只喜欢听动听的话,听不得一句真话。”
      “胡说!朕乃明君之相,休要污蔑我。”
      燕云歌哈哈一笑,摇头叹息啊。
      瞧瞧这男人的虚荣心,真是没救了。
      女人爱慕虚荣,男人何尝不是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秋收一过,大周兵马调动,剑指凉州。
      这次领兵的人,不是萧逸,而是靖忠侯袁广志。
      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。
      计平很恼火。
      身为次辅,他一直盯着户部。
      户部调拨粮草,次次都是天文数字。
      每每看到账本,都要倒吸一口凉气。
      原本的计划,两年内不大兴刀兵。
      为何会选择这个时候出兵?
      这不符合大周的利益啊!
      王朝刚刚建立,需要休养生息,老兵退伍要安置,新兵入伍要训练。
      各地还要平乱,要赈灾……
      花钱花粮的地方多了去。
      这个时候出兵,分明是在给朝廷增加负担。
      他前往二圣宫面圣,他要直抒胸臆。
      燕云歌没有瞒着他。
      “朕也想休养生息,也想晚两年再出兵。然而局势变化太快,没有随着朕的意志而发展。
      一开始,我们估计凉州兵马会造反,弄死刘宝顺,这样一来我们就省却了大力气。
      可惜事与愿违,放弃半壁江山的刘宝顺,仿佛通灵一样,又恢复了早些年的精明算计,处处防备,没给手下的将士留下任何造反的机会。
      而且,废帝刘昀被他彻底收买掌控。刘昀不出头,其他刘家子嗣一个个名不正言不顺,这反造不起来。
      两三年过去,刘宝顺不仅没有死,对军队的实际掌控力越来越强。
      前段时间,朕收到消息,凉州兵马西出关口,一路劫掠沿途部落,小国,甚至商队,很是发了一大笔财,元气恢复。
      照这样下去,要不了几年,刘宝顺就能卷土重来。届时北地又是烽烟四起。
      这是任何人都不源于看到的场面。
      所以,朕只能提前出兵。趁着凉州兵马还没有真真彻底恢复元气之前,打他一个措手不及。
      此次作战目的,收服凉州,重创凉州兵马,杀刘宝顺。
      若是杀不了刘宝顺,也要将凉州兵马赶出凉州,赶往西域。绝不能让他有机会卷土重来。
      此次作战任务很重,所需粮草辎重数量甚多,还需要计爱卿居中调度,配合军队用兵。若有困难,尽管汇报。”
      “陛下有令,微臣不敢不从。微臣这就将困难说一说,还请陛下帮着解决。”
      计平是半点不客气。
      燕云歌嘴角抽抽,她就是随口那么一说,计平还当真了。
      她现在不想听困难,只想听进展,行不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