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篡位将军的白月光(重生)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89章
      回廊中间都是水,水上还有莲花盛开。
      隔着回廊,他看见了那少女。且行且舞,且歌且笑。
      不会有人嘲笑她癫,大家都看得痴了,都想赞一句……真好看。
      李固少时不幸,流离失所,曾乞讨为生,后来入了行伍,十一岁便开始杀人。
      他的眼睛看过太多人世间的丑恶、肮脏和残忍,那是人生第一次被人间最纯净柔软的美好扑面,刹那扑进了心里。
      一路说着些皇城布局和云京事务,三个男人脚程极快地便到了清凉殿。
      李固的脚步走到某处忽然停下了。
      李卫风自然而然地跟着停下,四下打量了一下,忽然笑道:“这就是那年咱们等候大人的地方啊。”
      他隔着水,遥指着对面回廊:“你还记得吗?当时宝华公主就是从那里过……”
      李卫风的声音越来越小。
      李固停在此处,隔水遥望。可不就是在望当年宝华公主谢玉璋出现的位置吗?
      何须他提醒。
      还没忘呢?李卫风有点苦恼地搓搓后脖子。
      故地重游,河西王李固站在那里,任回忆侵蚀。
      过了许久,他问:“七哥,她住的地方在哪?”
      这个李卫风还真打听过。倒也不是刻意,只是宝华公主是他在宫城了认识的唯一一个,某天身前正有个洒扫的老內侍,他就顺口问了一句。
      “叫彩霞宫。”李卫风说,“我带你去。”
      一炷香之后,号称已经把皇城都摸清楚了的大将军李卫风,成功把河西王李固带迷路了。
      “七爷,你到底认识不认识路啊?”蛮头捂着屁股问。
      李卫风道:“当然认识,你等我再想想……你捂着屁股干嘛?”
      蛮头欢喜道:“我屁股上沾了龙气,捂紧点别散了。保佑我以后子孙世世代代坐金坐银。”
      李固叹道:“七哥,还找得到吗?”
      李卫风看着眼前的回廊分开了三个岔路口,恼道:“人呢?怎么也没个人影!”
      他话音才落,有个尖利的嗓音响起:“有人!有人!奴婢在这里!”
      一个瘦弱的內侍风风火火地绕着回廊过来,噗通一声几乎是五体投地般地扑在了李固的面前:“奴婢在此,河西王有何吩咐?”
      李卫风正要问那个“彩霞宫”,李固却问:“你如何知道我是河西王”
      虽然大家都知道今日河西王将入主皇城,但李固是带了一群人入宫的。这小内侍又不是刚才正殿中服侍的人,隔得这样远了,如何就精准地知道他和李卫风中间谁才是河西王?
      那內侍伏在地上,不敢抬头,道:“昔年王上进宫,奴婢曾有幸服侍,还得过王上赏赐。”
      李固道:“抬头。”
      內侍方敢抬头。看身材还以为是少年,看脸已经完全是个青年。
      李卫风仔细看了看他,点头道:“的确是有点面熟。”
      內侍心想:您老就放屁吧,这些日子我在您面前反复露过多少次脸了,您何曾认出过我来?
      他特意想办法在李卫风面前露脸,李卫风的目光只跟扫过空气一样扫过去,他便知道这位李七郎根本不记得他,便也不敢随意去攀附。
      贵人的脾气都难说,也许因为你太呱噪就要了你的命。
      黄允恭不喜內侍,在宫中大开杀戒,內侍十不存一,活下来的都吓破了胆。
      李固盯着他的脸看了许久。
      那年御花园外,少女轻提裙裾,漫步走来。
      肌肤如雪,眉眼昳丽,腰肢如柳纤细。每一步都像凌波微漪,步步生华。
      李固有时候也会恨,恨自己记忆力实在太好。她一言一行,一笑一颦,都记得太清楚。
      他盯着这瘦弱的內侍,准确地叫出了他的名字。
      “福春。”
      第79章
      这一声“福春”,宛如天籁。
      福春真情实感地哭了:“王上还记得奴婢……”
      李固点点头,道:“问你名字的那一天,见到了宝华公主。”
      福春虽然悲喜交加得十分真情实感,也不妨碍他脑子转得飞快。从贵人的话语里听音儿,听弦外之意,本就是他们这些內侍必须修炼的能力。
      福春本能地抓住了“宝华公主”这个关键词。
      “王上说的是。”他哽咽着说,“当年王上第一次见到宝华公主,在您旁边侍候的,就是奴婢。公主十分敬重王上和将军,还叫奴婢给您两位看座。后来公主想知道王上的情况,也是谴了奴婢去跑腿打听的……”
      他一边抹泪一边说,忽地觉得不对。
      太安静了。
      福春抬头睁眼,却见河西王、李将军和侍卫都无声地盯着他。
      福春心里一咯噔:难道说错话了不成?
      许久,河西王道:“……当年的事,你好好跟我说说。”
      几个內侍躲在树后,惊疑不定地望着远处廊下的几个人。
      “小芳子,你从正殿过来的,那个到底是不是河西王?”
      “是是是,那就是河西王没错!”
      “福春看起来是攀上河西王了,厉害!”
      “他怎么跟河西王搭上话的?真行啊!”
      “福春这是要飞升了啊!”
      內侍们的羡嫉交加且先不说,廊下,李固坐在条凳上,腰背挺拔,听完福春的回忆,他问:“她为何要打听我们的事?”
      李卫风“咳”了一声,轻声道:“只你,我只是个添头……”
      蛮头手一抬,捂住了李大将军的嘴。
      福春道:“这个奴婢不知道,但是隐约记得当年听朝霞宫的姐姐们说过一句话。”
      “啊!”李卫风扒开蛮头的手,以拳击掌,“原来是‘朝霞’!”
      蛮头上两只手一起捂住了他的嘴。
      李固问:“什么话?”
      “我听见姐姐们说……”福春作出回忆的模样,捏着嗓子模仿宫娥的声音和语气说,“‘殿下夸那个河西来的十一郎生得好看呢’,‘真想不到,我们的殿下也长大了啊’。”
      廊下又静了下来。
      蛮头捂着李卫风的嘴,李卫风掰着蛮头的手,两个人停住,对看了一眼。
      他们两个都记得很清楚,那个时候,宝华公主十三岁,还没过十四岁的生辰呢。
      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,是因为李固那时候得了宝华公主一个金马鞍,又把自己贴身的陨铁匕首送给了公主做生辰礼物。
      两个人不由自主地都向李固看去。
      十一郎的目光穿透空气,不知道落在了哪里,可是唇边却有了一丝微微的笑意。
      女郎在十三四岁这个年纪啊,怎么说呢。她们这个时候个子会拔高,腰臀的形状开始显露,身体从平板变得窈窕起来,你是没法再把她们看作孩子了。
      便是她们自己也不当自己是孩子了。十四被称作待笄之年,意味着即将及笄。而女子及笄即可许嫁了。
      这个年龄的女郎也都知道,父母已经开始为她们物色未来的郎君。所以她们看向青年郎君的目光,也不再像小孩子那样单纯,常常是带着羞涩又带着幻想和期待的。
      偶被谁击中心房,便对那人产生朦胧的感觉。
      这个过程和状态,俗称……情窦初开。
      实是人生中,不可复制的美好。
      李固唇边的笑意一闪而过。他看向福春,问:“她的朝霞宫在哪里?”
      他说:“带我去看看。”
      去看看她长大的地方,去看看她从前的生活。
      福春眼神闪动,在李固唇边笑意消失的那一刻便意识到,他抓住了一条向上爬的路。
      宝华公主于他……恩同再生啊。
      云京城里上演了史书上常见的一幕。
      众臣在大殿里奏请河西王登临称帝。
      按照文臣们的意思,怎么也该三请三辞,把过场都走好看了才是。河西王却不配合剧本,他们第一请,他便点头:“好。”
      带头奏请的张拱当时就给噎住了,心说你这吃相也太难看了。
      不管内心里如何吐槽,脸上还得带着老怀弥慰的神情慨叹,苍生有救,天下有望了。
      而后,早就等待着的前朝末帝被带了上来。他颤巍巍的,比之当年,苍老了许多,眉间都是颓靡之态,形如将死一般。
      但他显然是不想死的,显然很想活。比起河西王,他要配合得多。
      他先陈述了自己的罪行,表明了自己是一个多么不合格的帝王,又盛赞了河西王是如何的应运而生,是什么样的天选之人,最后,诚挚地表示自己愿意退位,将这张龙椅禅让给河西王。
      如此,才合乎天意,合乎人意。
      前赵末帝太过富有文采,以至于他许多的用词遣句、典故引用,河西的武将们大部分都云里雾里不明所以。只知道,是好话就是了。
      河西王毫不自谦,更不推辞,直接道:“可。”
      在众人的注视下,河西王站起来,身材颀长,阳刚英武。他今年才二十六岁,年轻得让人无法相信。
      为他披上龙袍的荣耀落在了他的两位义兄身上。李五郎和李七郎屏住呼吸,小心翼翼地将龙袍披在了他的肩头,随即退开。
      </div>
      </div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