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侯门医妃有点毒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544章
      内侍省背着这么大的锅,权力可想而知,也是蹭蹭蹭,少说上涨了三成。都敢朝少府伸伸手指头。
      少府的邓存礼,二话没说,提着砍刀,就把内侍省伸出来的手指头给砍了回去。
      胆肥了!
      还敢朝少府伸手。
      叫你知道点好歹。
      内侍省捂着被砍的手指头,哎呦哎呦叫痛,还只能偷偷叫痛,不能当着人叫痛。
      憋屈啊!
      那也得忍着。
      跟在少府屁股后面,指那打那。
      新的土地律法最难的就是一件事,课税!
      户部和地方官府,面对地方豪强,世家大族,大部分时候都是一群弱鸡。
      新的土地律法,用猪脑子想都知道,主要是限制地方豪强和世家大族。
      小民根本没实力购买一百亩土地。
      让地方官府找豪族课税,怕是还没上门,就被打了出去。
      所以,皇帝和皇后,特意将推行新土地律法的任务交给少府,让内侍省和金吾卫配合。
      这个配置,代表了皇帝和皇后推行新土地律法的决心。
      再想肆意购买土地,区区八九十人的小家族,就拥有几百顷的土地,甚至几千顷土地。行啊,加倍课税,一直加倍到十税九。
      当土地不能带来利润,反而成了负担的时候,倒是要看看,谁还敢肆意买进土地。
      不服?
      放金吾卫!
      第1081章 沸腾
      “这是在瞎搞!”
      “这样搞下去不行啊!”
      “陛下是被人蛊惑了吗?这么搞下去,刘氏江山都会分崩离析。”
      一群宗室,聚在一起,叽叽咕咕。
      “陛下这一招实在是太过狠辣!照着这么搞下去,别管有没有功名,是不是勋贵,无论皇室宗亲,只要名下有土地,哪怕只有一亩土地,都要缴税。陛下这是钻到钱眼里去了吗?”
      “历朝历代,就没听说过高官显贵还要缴税。”
      “听闻皇后娘娘名下的产业,从成立之初,就一直在缴税。”
      “少府的产业,自陛下登基第二年开始,好像也在缴税。”
      “少府缴税?哈哈哈哈……无非就是从左手倒换到右手。皇后娘娘,哼,她能一样吗?”
      “话可不是这么说的。皇帝和皇后都在缴税,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不缴税。”
      “十税一也不贵。”
      “放屁!这是十税一的问题吗?这是原则问题。从不缴税到缴税,别说十税一,就算是二十税一,也得坚决反对。”
      “是啊,这个口子不能开。今年十税一,我等要是妥协了,谁知道明年会弄出什么名堂。”
      “朝堂上那群当官的,到底怎么回事。这么重要的律法,竟然妥协了。平日里不是挺能喷的吗,这会怎么全都成了哑巴。”
      “嘘,不可说,不可说。”
      “有什么不可说的。不就是那帮当官的吃人嘴软,拿人手短。吃了陛下和皇后娘娘的好处,当然得管住嘴巴。”
      “朝堂上那群当官的,特么的全都是怂包。”
      宗室们骂得起劲,不敢大声骂皇帝皇后,专门逮着当官的骂。
      有激动的人,带着一群小厮,往官员大门上泼粪。
      官员:“……”
      mmp,这是他一个人的锅吗?
      这么大的事情,又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决定的。
      他心里头还一肚子委屈。
      泼粪又算得了什么。
      已经有人在报纸上公开抨击朝堂,认为朝堂官员是在胡搞瞎搞。
      有人抨击,就有人站出来支持。
      山河书院坚定不移地支持新土地律法。
      尽管这个律法,也在损害他们的利益。
      过去,只要考上功名,就可以免税免徭役。
      只要有钱,土地随便买。别人要投献,收下来就成。
      心狠一点,要不了十年八年,就能积攒大笔的家业。
      反正土地都是免税。
      现在不行啦。
      即便有了功名,照样要纳税。
      十税一很少,却依旧要纳税。
      土地买得多,还要加倍征税。
      说到底,新出来的律法损害的是读书人和权贵的利益。
      在报纸上写文章抨击朝廷的人,基本上都是读书人。
      山河书院的学生,有人反对,有人赞成。
      意外的是,赞成新土地律法的人,竟然是多数。
      这帮人天天写文章在报纸上替朝廷,替皇帝皇后摇旗呐喊,俨然成了皇帝皇后的小粉丝。
      报纸上打嘴仗打得厉害,你来我往。
      市井小民则是乐呵呵。
      高兴啊!
      欢欣鼓舞啊!
      这回别管读书人,地主士绅怎么忽悠,他们都不会上当。
      大大的十税一,他们可是看得清清楚楚。
      就算不认识字,也有四海肉菜店的伙计帮忙解释。
      历朝历代,土地税率基本上都是十税三。遇到战争年间,十税四都有。
      加上地方摊派,那负担就是更重了。
      这是自耕农的待遇。
      佃户交了税,还要交租子。最后落到手头上的粮食,恐怕两成都没有。
      而且,随着土地价格高企,田租也有抬头的趋势。
      个别地方,已经出现了五成,甚至六成,七成的租子。
      这要是推广天下,佃户就别活了。
      朝廷颁布的新土地律法,只需要十税一这一条,就获得天下小民的坚决拥护。
      大街小巷,小商小贩,如今碰面不是问吃了吗,而是问知道十税一吗?
      “知道,知道!听说是陛下和皇后娘娘压着朝堂老爷们,强行颁布了这条律法。”
      “陛下和皇后娘娘心中,惦记着我等小民。”
      “陛下和皇后娘娘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
      “那帮读书人天天在报纸上乱骂,报业司的人怎么不管管。”
      “管什么管啊。没看见骂的都是朝堂那群当官的,还有内侍省……”
      “内侍省是什么玩意?”
      “应该算是替皇帝皇后背锅的衙门吧。”
      “啊?还有专门背锅的衙门吗?”
      “没有人背锅,难道要陛下和皇后娘娘承担责任吗?”
      “那不能,那不能。”
      “从今以后,读书当官,如同我们这群小民,统统都要缴税。我这心头,哈哈,都高兴了好几天。”
      “读书科举要缴税,那以后谁还愿意读书科举?”
      “别看那帮读书人叫得厉害,该读书科举的还是要读书科举。不就是一点税,十税一能有多少。不读书,个人名下就只能有一百亩,超过一百亩就得十税五,甚至是十税六……”
      “最高十税九!”
      “就是说嘛!一百亩就把人给限制了。除非读书考科举,或是当兵打仗挣功劳,才能突破一百亩的限制。”
      “只要考取了进士,就能拥有十顷十税一的土地,还能萌十个人。这么好的事情,你说那些读书人能拒绝科举吗?”
      “以后科举的人,只会越来越多,不会越来越少。”
      “这话没错。但凡有点家底的人,都会送孩子去读书。”
      “这是为何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