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侯门医妃有点毒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535章
      曹二郎如释重负,脚步轻快离去。
      曹许氏从地上爬起来,拍拍衣裤上的灰尘,问道:“老头子真要将他分出去,眼睁睁看着他去草原?他一走,家里的活谁来干?”
      曹老爷瞥了眼曹许氏,“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。老二一家干的最多,就因为多用了点柴火烧水洗澡,你就克扣他们的伙食。兔子急了都会咬人,更何况是老二这种闷葫芦,发起狠来拦不住的。他要走,就让他走吧。至少这里还是他的家。你强拦着他,这个家怕是真要散了。”
      曹许氏想不到那么深,“我生他养他,我克扣他一点伙食又怎么样。”
      “行了!你啊,哎……”
      曹老爷也是说不出的烦闷。
      老大一家在京城搞什么名堂,他多多少少猜到了一点。
      如今老二一家也要走。
      这个世道怎么了?
      这年头的人,胆子怎么都这么大,都敢出门讨生活。
      想他年轻那会,一听说出门,大家心头就怕。
      怕被人骗,怕钱被人偷,怕被人路途打劫,怕……
      家里再难,也总比出门在外被人欺凌强一百倍。
      如今,这情况貌似颠倒过来。
      大家不再怕出门,反而认为留在家里没出息。
      荒唐!
      曹老爷背着双手,出门,沿着田坎视察自家的田地。
      他看到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嘻嘻哈哈从村道回来,每个人手里提着篮子。
      这是从集市上回来?
      他还看到有赶凌晨早市的人,挑着担子出门。
      三和快递的车还停在村道路口,拉了人就走。
      呸!
      曹老爷啐了一口。
      “自从三和快递的马车开始下乡,村里头整天都是稀奇古怪的事情。年轻人个个惦记着出门,全都不务正业!”
      曹老爷认为年轻人不踏实种田干活,整日里惦记着出门,罪魁祸首就是三和快递。
      连他家老二,那么老实的一个人,都要去草原讨生活。
      三和快递就是全天下最大的恶。
      曹老爷想了整整一夜,也没拉下脸求曹二郎一家留下来。
      找来族老,里正,沉默的办了分家手续。
      曹老爷还算有点良心,分了二十两银子给曹二郎一家。
      这事,偷偷瞒着曹许氏。
      “你去了草原,怕是好几年都回不来。分房子分土地给你,你也用不上。二十两,不多,拿着吧。要是在外面过不下去,就回来。到时候你就租种家里的田地,或是到油坊做帮工都行。”
      “谢谢爹!我干不出名堂,我不会回来。”
      臭小子!
      曹老爷很愤怒,又很心酸。
      “你和你大哥关系好,和他保持通信。有困难的时候让他拉拔你一回。”
      曹二郎惊愕,“爹知道大哥在京城的情况?”
      “哼!我这辈子吃过的盐比你们吃过的米都要多。老大两口子打什么小算盘,我能不知道。我不和他计较,但是家里有困难的时候,他必须得拉拔一二。你写信给他,就这么说。就说这是我的意思。还有,叫他有空回来祭祖!在外面发达了,也不能忘了祖宗!”
      曹老爷气冲冲的,听起来恶声恶气,却又能从中感受到丝丝关心。
      比起曹许氏的蛮横不讲理,家里人其实更服气曹老爷,父子感情也更深厚些。
      曹许氏的胡搅蛮缠,看似占尽了便宜,却失了所有人心。
      就连亲儿子亲女儿,都不乐意亲近她。看见她就觉着烦。
      若非孝道压制,这家里的气氛恐怕任何人都待不下去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一个明媚的早晨,曹二郎带着妻儿,以及所有的家当。
      锅碗瓢盆都没落下,一根针一尺布也得带在身上。
      到了大草原,就是想买一根针,也得有地方卖啊。
      拖家带口,坐上三和快递的四轮马车,缓悠悠离开了西河县。
      远去的景色,是熟悉的景色。
      越来越远,心中越发惆怅。
      刚刚离家,却又开始想家。
      想什么呢?
      家里还有什么值得惦记得吗?
      人的感情真是奇怪。
      明明是一个不值得人惦记的家,却又令人想念。
      他媳妇曹平氏偷偷挽着他的手,学着大哥大嫂的样子。
      她悄声说道:“我们会越来越好,不要去想那个家。”
      “我就随便想想,没事!”
      “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。”
      是啊,没有退路。
      那就拼吧!
      ------题外话------
      家里有老病号,慢性老年病,治不好只能养。一旦犯病就要进医院。
      今年已经进了住了三回院,每次都是刚出院半个月又要进医院。
      累得慌!
      更慌的是,有可能熬不过今年。
      哎……
      第1074章 无望回京
      听着熟悉的乡音,熟悉的叫卖声,无望大师如同老僧入定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。
      离京二十载,没想到京郊都变得如斯热闹。
      “大师,过了这个收费站,再走几十里,就到了京城脚下。”
      一路伺候起居的小沙弥,乖觉地打开半扇车窗。
      无望大师朝车窗外扫了眼,看着热闹的街景,嘴角微微翘起。
      “听说这个离着京城最近的收费站,天天都会堵车。今儿安顿下来,明儿陛下会召见大师吗?”
      无望大师沉默着。
      从西凉到大周京城,万里之遥,这一路上大部分时间他都很沉默。
      他已经老了,奔波几十年,身体多了很多疾病。玄清道长给他看病开药,只是让他衰老得没那么明显而已。
      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,他都已经做好了老死在西凉的准备。
      却没想到,陛下一纸诏书,召他回京。
      离京二十载,再次回到魂牵梦萦的地方,无望心情很平静。
      只是嘴角多了一抹笑容。
      顺利通过收费站,在宽敞的官道上缓缓前行。
      “这一段官道去年进行了扩建,多出了四条马车通道,外加行人通道。这路修得真平整。”
      “道路扩宽了一倍,马车还是这么慢。不敢想象以前道路没扩宽之前,得挤成什么样子。”
      “路两边原先有很多窝棚茅草房,住了很多当地的村民。道路扩建,全都拆了,重修规划了房屋,全都改成了两层楼,三层楼……大师快看,前面有家四层楼的客栈,还安装了琉璃窗户,真阔气。”
      “听人说,南边烧琉璃,烧得越来越好。以前烧出来的琉璃,不透明,还有各种杂质。最近一两年,烧出来的琉璃已经少有杂志。听闻京城大户人家,都改装了琉璃窗户。谁家要是没有一二扇透明琉璃窗户,都不好意思宴请客人。“
      “因着琉璃窗户越来越多,布庄的生意也跟着好起来。好多人家,都添了窗帘,各色花样都有。大师,你看那客栈的窗帘,就是今年京城最流行的款式,叫做仕女望月。”
      “一个客栈,又是琉璃窗户,又是仕女望月,果然阔气。背后的东家,怕是很有来头。”
      无望大师嘴角含笑,听着小沙弥嘴巴说个不停。
      他不用张嘴问,已经了解到足够多的信息。
      小沙弥显然是个话痨。
      这性子,怕是坐不住,做个知客僧倒是人尽其才。
      若是不乐意出家,还俗娶妻也是可以的。
      马车赶在天黑之前,进了京城。
      景明朝,商贸发达,商路通畅,有三和快递助攻,货物流通迅速。京城城门关闭的时间,比老祖宗定下的时辰推迟了半个时辰。
      别小看半个时辰。
      城门推迟关闭半个时辰,小商小贩就多了半个时辰的生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