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侯门医妃有点毒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501章
      啪!
      三顺一巴掌拍在桌上。
      “公子,这是好事啊!”他眼巴巴地望着黄去病。
      孙家打嘴仗,肯定有不少黑料。
      孙家黑料大曝光,这个噱头足够吸引人眼球。
      报道一出,销量肯定能涨上去,广告费也能收一笔。
      办报纸,主要收入来源还是靠广告。
      《大周生活秀》是全天下销量最高的报纸,同时也是最先实现盈利的报纸。全靠广告打得好。
      黄去病问道:“孙先生他老人家当真要写文章驳斥孙家本宗?”
      “家父心意已决,请黄老板行个方便。”
      黄去病笑眯眯,主动送大料上门,哪能拒绝。
      “行啊!我给孙先生他老人家留头版头条的版面,明日能写完吗?若是明日能交稿,后日就可以刊登出来。”
      “明日交稿没问题。”
      同是孙家人,对方曝光孙状元的黑料,孙状元同样握着对方大把黑料。
      不就是败坏名声,谁不会啊!
      洗白一个人很难。
      但是弄臭一个人,或是一个家族不要太简单。
      第1046章 狠狠踩一脚
      孙家矛盾公开化。
      在报纸上打嘴仗打得飞起。
      大家看个乐呵!
      就跟过年看大戏似的。
      顾玖翻看每一份报纸,孙家几乎都在头版。
      白仲躬身问道:“要不要添一把柴,让火烧得更旺?”
      顾玖摇头,“还不到时候。再说这是孙家内部矛盾,本宫不便插手。”
      “娘娘的意思是,让孙家人自己闹去,不管了?”白仲一脸遗憾的样子。
      大戏啊!
      不能在其中插一手,真是令人遗憾。
      顾玖笑了起来,“本宫若是插手,说不定会死人的。然而,还不到时候。”
      还不到死人的时候。
      “提醒孙状元,闹到这个程度,文坛很多人已经开始站队。他的书该出版了!”
      “老奴这就出宫提醒孙状元。”
      顾玖说道:“新民孙家能不能拉拢人心,获得支持,就看孙状元着书立说的水平。”
      白仲有点迟疑,“应该没问题吧。”
      “本宫也希望没问题。文青书局会配合炒作,将孙状元的书炒热。然而,孙家的学说历经数代,影响极广,孙状元还得再接再厉,才有资格和对方打擂台。”
      着书立说,成为文坛一座山头,绝非容易的事情。
      三元公杨元庆,着书立说多年,目前隐约可见山头的影子。在学术这一块,总算是有了一席之地。
      他的学术思想,通过书籍和学生的传播,也算是广为人知。
      加上学生众多,也算是后继有人,有了衣钵传承。
      一个学术山头的建立,无论是哪个年代都不容易。
      同理,打压一个学术山头,同样不容易。
      思想学术的影响力,那是一代又一代人。不是朝廷和皇权宣布某个学说为毒瘤,这个学说就会死掉。
      传承还在,思想还在,学说就一直存在,总会有拥护者。
      最多被打压的时候,发展缓慢一些,却不会真正的消失。
      顾玖操控这一切的目的,并不是要消灭孙家的学术思想,而是防止一家独大。
      要的是发展,而不是保守僵化。
      她要的是学术界百花齐放。
      山河书院三元公是一座山头,但是其他学科同样也形成了山头。
      在山河书院,三元公都无法一家独大。整个文坛,更不可能。
      孙家的学术思想,已经两三百年没有更新过。
      是的,他们现在传播的学术调调,还是孙家老祖宗那一套。
      以至于凡是孙家学派出来的人,都有着固执守旧的毛病,很难接受新事物。但是吵架,又是最厉害的。
      谈古论今,引经据典,孙家学派的人就没输过。
      mmp!
      官场因为这帮人占据多数,很多时候,真是能将人气死。
      上次,山河书院出来的学子,占据了工部四分之一的官职,御史就开始闹腾。
      归根结底,还是山头主义。
      山河书院出来的学子,同其他书院出来的学子有着明显的区别。
      更热情,更奔放,更开放更包容……
      同守旧派泾渭分明。
      仅仅只是一次工部官员的选拔,因为山河书院的学子比较出挑,就让其他学派的官员着急了。
      御史弹劾又猛烈又辛辣。
      弄得吏部上下很被动,全体大骂御史不干人事。
      学术之争,本身就和官场息息相关。
      当某个学术占据垄断地位的时候,这个学术的学生理所当然在官场占据优势地位。
      当某个学术势弱,不好意思,官场没你的份。
      强势学术以官府力量,打压弱势学术,这帮读书人玩得贼溜。
      汉武帝独尊儒术,罢黜百家后,才多少年时间朝堂上已经看不到法家,墨家的影子。
      要利用法家的思想,还得披一张儒家的皮。称为外儒内法!
      现实就是如此残酷。
      御史为什么着急?
      因为他们意识到山河书院终有一天会威胁到自己的学术派别。
      权利的高地,不光是人在争,各个学派同样在竞争。
      如果没有顾玖替山河书院做背书,如果一开始山河书院不是以科举为主,按照山河书院现在百家齐放的玩法,早就在幼苗时期就被人干掉了。
      为了打破学术垄断,为了占据话语权,顾玖必须插手学术这一块。
      孙家是学术界的大佬,从孙家下手,事半功倍。
      当学术山头林立,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时候,官场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文青书局接到任务,自然不敢怠慢。
      在孙家矛盾白热化的时候,出版了孙状元的书籍《学说》。
      并且动用一切资源,推广这本书。
      书是好书,内容扎实,全本干货。
      但是内容具有颠覆性,对于三观已经建立的读书人来说,可谓是歪理邪说,大逆不道。
      对于三观还在塑造的读书人来说,这本书很新奇,为大家打开了新的视野。
      还可以这样吗?
      很多人发出了疑问。
      《学说》的热度,伴随着争议,节节攀升。
      出版不过十天,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在报纸上写文章批评。
      从南到北,读书人不甘寂寞,报纸上热闹得不行。
      有批评的,自然也有夸赞的。
      任丘将稿件交给黄去病,“我的文章,必须头版头条。”
      黄去病先快速的扫了眼内容,“你的润笔费太高,付不起。”
      《大周生活秀》已经从三元公那里成功约稿,黄去病对任丘的稿件自然没那么稀罕。
      任丘眼一瞪,“这份稿件,就按照市场价,我不多要你的钱。但是你必须给我头版头条。”
      黄去病说道:“头版头条已经给了三元公,他答应给我们供稿子。”
      任丘翻了个白眼,“他是他,我是我。我和他的文章角度完全不同,当然我们的立场是一样的,都是为了支持孙状元。”
      黄去病见四下无人,悄声问道:“学术这一块,我了解得不同。请教一个问题,孙状元的《学说》当真很牛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