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侯门医妃有点毒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486章
      草原上有人,很多人。
      大大小小的部落,不下百个。
      虽然每个部落的人很少,少则一两百人,多则千把人。
      但是如果能将所有部落的青壮人口整合在一起,就是一支能改天换地的恐怖力量。
      届时,他就是草原的王,他要在草原上建立属于他的王国,掀翻大周。
      当什么海盗,永远都不会有大作为。
      草原,大有可为。
      陈伯说道:“老爷若是知道公子会有今日,一定大感欣慰。”
      袁庸背着陈伯,嘴角露出讥讽的笑。
      他根本不在意生父周瑾的看法和态度。
      在他眼里,生父周瑾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。
      尤其是临死前两年的一些列操作和安排,在袁庸眼里,仿若英雄迟暮,愚蠢而懦弱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对于死,周瑾早有预料。
      在进京之前,周瑾已经得了咳血症,而且已经药石无效。
      那两年,海盗内讧,争权夺利。
      周瑾身为海盗头子,自知时日不多,所以当手下人互相残杀的时候,他并没有干涉。
      反而是借着内耗严重,手底下的人自顾不暇的时机,趁机将积攒多年的财宝转移。
      明面上,他将财产都交给了家族。
      实际上,大部分财宝,都被他藏了起来。
      交给家族的财产只是他当海盗多年积攒下来的冰山一角。
      等他一死,世上无人知道他将财宝藏在什么地方。
      所有知情者,都被他斩草除根。
      但是他留下了线索。
      就留在淮安老宅。
      未免被族人和敌人察觉他的意图,早在数年前,他就将族人迁出淮安。
      只留下几个老仆看守老宅。
      做出老宅已经搬空,任何值钱东西都没留下的样子。
      等到只剩下最后半年的时间,周瑾义无反顾来到京城,找到江燕。
      江燕是个聪明的女人,她隐约察觉到周瑾对她隐瞒了什么。
      比如周瑾花钱不再那么大方,就很值得怀疑。
      周瑾同样是个多疑且凶残的人。
      察觉到江燕生出了疑心,周瑾就做出了杀人灭口的决定。
      因为他知道,江燕做过皇帝的女人,不可能是笨蛋。让江燕继续活着,宝藏的事情恐怕瞒不住。
      这个女人,说不定会顺藤摸瓜查出真相。
      杀了江燕一了百了。
      但是在杀人之前,周瑾演了一出戏。
      他找到刘诏,以海盗内讧,无处可去为由,打算投诚。希望朝廷能招安他,给他一官半职。
      然后供出江燕,顺势杀了这个女人。
      最后,周瑾死在了钱富的手里。
      匕首捅入身体的那一刻,周瑾内心是平静的,甚至笑了出来。
      他对自己的安排,感到自豪,简直完美。
      堂堂嫡长皇子刘诏也被他骗了过去。
      虽然死了,但死的其所。
      唯一的遗憾,没能在死之前见到顾玖最后一面。
      无数的画面在周瑾脑海中闪过。
      画面最后定格在,和顾玖茶楼初相识那一面。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周瑾死了,尸体被埋在乱葬岗。
      是袁庸带着人挖出了他的尸体,命人带回淮安祖宅落葬。
      与此同时,袁庸吩咐陈伯南下灭口。
      陈伯奉命令南下灭口。
      办完事情后,前往淮安周家老宅走了一趟。
      没想到会找到周瑾留下的藏宝线索。
      陈伯,是周瑾袁庸父子最信任的人,也是一心一意忠于他们父子的人。
      陈伯拿到线索,没有丝毫犹豫,赶回京城,将线索交给了袁庸。
      袁庸循着线索,找到了藏宝地。
      堆积如山的宝藏,是身为海盗头子的周瑾多年的积攒,说是金山银山绝不夸张。
      靠着这笔宝藏,袁庸这些年顺风顺水。
      他本就聪明,已经考取举人功名。
      当大周同北荣西凉开战,他拿钱开道,顺利进入西北大都督府,并谋得一官半职。
      以袁庸的聪明才智,加上金钱傍身,他本可以在西北大都督府大放光芒,得到重用。
      却不料,杨季和陈壮实这两个妖孽也在西北大都督府历练。
      袁庸的风头被杨季陈壮实狠狠压制。
      甚至,杨季有意打压袁庸。
      二人早在京城认识,杨季对袁庸的第一印象不好。
      当杨季在西北大都督府碰见袁庸,眉头紧皱,心道此人太会钻营,印象越发不好。
      陈壮实肯定是无条件支持杨季。
      杨季防备的人,一定有问题。
      陈壮实考虑问题,就是如此简单直白。
      杨季是探花郎,又是翰林院学士,当时背后还站着秦王妃顾玖。
      背景硬茬,他有意打压袁庸,袁庸纵然有万般手段也施展不开。
      他一个举人,除了有钱毫无背景,斗不过职务比他高,资历比他深,背景比他硬的杨季。
      西北大都督府数年,袁庸被打压得极惨,始终没有机会出头。
      于是袁庸剑走偏锋,盗取刘诏的行军路线,令陈伯联络北荣,半路伏击刘诏。
      伏击数次,皆铩羽而归。
      最后一次,袁庸亲自出马。
      带毒的毒箭射进刘诏的胳膊。
      他兴奋难耐。
      他以为刘诏必死无疑。
      却没料到,顾玖替刘诏准备了当世最好的解毒丸。
      刘诏服用了解毒丸,保住了性命。
      袁庸得知行动失败,只能不甘心说一句:“算他命大!”
      若无其事回到大都督府的袁庸,花了一大笔钱,调回了京城,在马政谋了一个实缺。
      一晃数年。
      朝廷鼓励民众前往海外以及大草原圈地为王。
      袁庸知道,自己的机会来了。
      他请调西北庆平马场,花钱摆平关系,可以自由行动。
      他同陈伯汇合,率领手下人马,开始在草原上搅风搅雨。
      不再是为了报仇,而是为了成为王,成为草原的王,成为同大周分庭抗礼的草原王。
      木桩打下。
      方圆上千顷草原,都是他的地盘。
      他回头对陈伯说道:“这里将是新的起点。陈伯,这一切辛苦你了。”
      “公子客气!为了公子的伟业,粉身碎骨在所不辞。”
      “我知道你忠心耿耿。一定要留着有用之躯,很多事情都离不开你。”
      “是!我听公子的。”
      ……
      当晚,他们一行二十几骑,宿在草原深处一个四五百人的小部落。
      大口吃肉,大碗喝酒,交情深厚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