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被我撩过的人都说不放过我[快穿]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第134章
      可是我哪里值得你这么对我,我从来就不是心怀好意。
      “怎么了?怎么又哭了?”
      夏成蹊一抹眼泪,倔强反驳道:“才没有,我见你这么久,才哭这么一次,让我哭一次不行吗?”
      “行行行,瑾玉说什么都行。”
      顾王笑着对他说,“饿了没?要不要吃点东西?”
      夏成蹊这些日子赶路,也没怎么好好吃过饭,这么一说肚子咕咕直叫。
      顾王听了笑着让人上了些饭菜,夏成蹊吃饱喝足,被顾王带出营帐。
      营帐外还紧密坐落着好些营帐,无数的士兵来回穿梭,不远处还建有高台,有侍卫在上巡查。
      “这儿地处苗疆,离京城四五日的路程,苗疆因使蛊而备受百姓恐惧远离,这座山长此以往也无人前来,出征西北之时我路经此地,为以防万一,便留下了几万兵马为退路,没想到今日竟一语成谶。”顾王言至于此,倏然朝夏成蹊单膝下跪,拱手道:“皇上觉得,何时攻陷京城为好。”
      第94章 君临天下(二十二)
      夏成蹊停下脚步登时楞在那里。
      顾王一直以来皆是以皇叔长辈身份自居,臣下的身份也是手握重权的摄政王, 高高在上, 夏成蹊又何时想过他也曾有俯首称臣的一日。
      略有些惊讶, 皱眉, 道:“皇叔, 您这是干什么?”
      顾王恭敬道:“微臣斗胆,为皇上身先士卒,攻陷皇城, 拿下叛臣瑾申。”
      夏成蹊一怔, 顷刻间回神, 笑着伸手, 将顾王扶了起来, 道:“那此事便麻烦皇叔了。”
      顾王起身,看着他, 突然间不说话了。
      “皇叔,怎么了?”
      顾王问道:“城破那日, 瑾申该如何?”
      夏成蹊双唇紧抿, 眼神微闪。
      私心,他并不想瑾申死, 至少在攻略他真心值前, 瑾申不能死。
      但是顾王……
      夏成蹊踌躇良久, 才缓缓道:“皇叔,如果可以,能不能留他一命。”
      “留他一命?”
      “对!”夏成蹊不再藏着掖着, 大大方方道:“皇叔,我想留他一命。”
      “他如此对你,你还要留他一命?”
      夏成蹊再次搬出那一套借口,“他始终是我兄长。”
      顾王凝眉,看着他,徐徐道:“若是我说,他并非你嫡亲的兄长呢?”
      夏成蹊不可置信的看着他,心跳慢了半拍。
      他惊讶的并非自己和瑾申之间的关系,而是惊讶顾王竟然也知道此事。
      但如今在顾王面前,少不得要装傻充愣。
      “不是嫡亲的兄长?皇叔这话什么意思?”
      “皇叔的意思是,你和瑾申并非亲兄弟。”
      夏成蹊笑容刹那间的凝固,讪笑道:“这怎么可能呢……”
      “为何不可能,你可还记得前太子回京是对你不冷不淡?那是因为你只是他李代桃僵,选来为他儿子这些年在宫中挡灾挡难的挡箭牌而已。”
      夏成蹊脸色诧异,似乎有些不可置信,“皇叔,你别骗我。”
      顾王上前,一把将他搂在怀里,“皇叔不会骗你,但你要记得,尽管你不知道你是谁,你从哪里来,皇叔永远都在你身边。”
      夏成蹊失声喃喃自语道:“怎么可能呢?我怎么可能不是父王的儿子,那……如果我不是,那这个皇位,怎么能由我来坐?”
      顾王眉心紧蹙,望着他,脸色是少有的严峻,“不是由你来做,还会由谁来坐?”
      夏成蹊眉心紧拧,“可是我并非……皇叔既然知道,为何要拥我坐上皇位?”
      “瑾玉,不要担心,这个皇位,是皇叔让你坐的,不管你姓甚名谁,不管你来自哪儿,既然坐了,就安稳坐下去。”
      “但是……”
      顾王笑道:“其实瑾申也并非皇家血脉。”
      夏成蹊一脸茫然失措。
      顾王失笑看着远方,沉声道:“其实前太子对你与瑾申,并非第一次,当年先皇也曾如此对我与前太子。”
      夏成蹊隐约知道了什么,脑海中萦绕他多年的迷雾瞬间消褪。
      难怪先皇会如此宠信顾王,兵权全数交给顾王,甚至满朝的文武大臣,皆是顾王的人。
      “这……”
      “当年先皇为皇子时,曾造人陷害,当时的处境与前太子无异,都是遭人厌弃,无奈之下,先皇为了保住刚出生的我,便李代桃僵,换下了我。”
      夏成蹊此刻是真的震惊了,“那皇叔为何要将皇位让给我,这皇位不应该是我,也不应该是瑾申的,而是属于皇叔的。”
      顾王笑了笑,“你我之间还需分什么彼此吗?你的不就是我的?”
      “但这不一样!”夏成蹊沉声,正经的语气道:“这是皇叔的,皇叔就应该拿着!”
      顾王被夏成蹊那一本正经的语气逗笑了,“那现在可怎么办,全天下都知道当今皇上是个刚满十八岁的小屁孩,名叫瑾玉,皇叔贸贸然登基,瑾玉就不怕皇叔被全天下人指着脊梁骨戳着骂是逆臣贼子?等皇叔死后,那些史官还指不定怎么编排皇叔把持朝政,是个怎样的奸佞小人,瑾玉想让皇叔遭受如此骂名,死后都不安宁?”
      夏成蹊望着顾王不说话。
      “怎么了?瑾玉可还是坚持想让皇叔当这个皇帝?”
      “但如果一开始皇叔就登上皇位的话,便不会有如此多的顾忌。”
      “傻子,皇叔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,无论是什么时候登基,都会被人在暗地里戳着脊梁骨骂,更何况八年前你可是太孙,你登基,乃是名正言顺。”
      “可我,占据了原本该属于皇叔你的东西。”
      顾王凑到他耳边,暧昧不清的轻声道:“但是瑾玉也用一些东西来偿还了,不是吗?”
      夏成蹊听闻一时间没反应过来,直到看到顾王那打量的眼神,这才脸色羞得绯红,一把滚进了顾王的怀里。
      “不急,瑾玉在那皇位上坐一日,便偿还一日,瑾玉不用觉得愧疚,本王不吃亏。”
      夏成蹊又羞又气,“皇叔!”
      “好了好了,回营吧,得准备攻城之事了。”
      顾王在接到端王造反之事时,便已经隐隐猜到并非如此简单,小小一个端王,在西北那等不毛之地八年,就敢公然造反,找死不成?
      留有一招后手的顾王,终于在瑾申露出獠牙之际,得以反扑。
      被顾王留在苗疆之地的军队有五万之众,与守卫皇城的一万兵马不同,皆是精兵强将。
      五万兵马修整几日后,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赶往京城,瑾申在接到命令之时撕碎了那封快报,将端王大骂一通,难得的失态。
      也难怪他,当年他费尽心机,甚至是搭上了前太子在西北部署十年的底蕴,要将顾王葬身在凤鸣城,不说十成的把握,八九成的把握是有的,没想到端王竟是如此无能,没能将铤而走险孤身夜探凤鸣城的顾王留下,让他如何不气。
      瑾申算是背水一战,他所有的部署都是在顾王身死的基础上进行,他曾经也曾计划过,若是顾王安全回京,到时他可以挟持瑾玉,以此来要挟顾王就范,可如今瑾玉逃了,他除了这皇城的一万兵马,再无其他。
      瑾申猛地将案上奏折全数掀翻在地。
      一万兵马,如何能抵挡得住顾王的五万兵马,即使是抵挡得住,又能抵挡几日!
      身侧的暗卫劝他弃城而逃,瑾申当即便将那暗卫杀了。
      逃?
      还能逃去哪?
      又要隐姓埋名顶着一张别人的脸,别人的名字苟且偷生?
      他宁愿同归于尽,也绝不出逃!
      瑾申敛眉闭眼思索片刻。
      他如今手上的筹码不过一万兵马,以及这座皇城。
      这座皇城……
      瑾申猛地睁眼,这座皇城!
      “来人!”
      殿外走进一人,“属下在。”
      “顾王的兵马如今到哪了?”
      “会王爷话,顾王的兵马如今驻足于皇城外二十里,适才顾王派人来议和。”
      瑾申嗤笑,“议和?人呢?”
      “在殿外。”
      瑾申挥手,“杀了。”
      那侍卫躬身道:“是。”
      侍卫正准备退出大殿时,瑾申将人叫住,“等等,别杀了,两兵交战,不斩来使,这样,你告诉那人,就说本王说的,明日午时之前,别轻举妄动,并让顾王交出兵权,否则,本王便火烧皇城!屠城!”
      那侍卫顿时心惊,连声应道:“是!”
      不远处宫殿如山峰一般重峦叠嶂,富贵皇权眼前飘过,瑾申微眯了双眼,想起了夏成蹊。
      顾王的使者回了军营,将瑾申的话原封不动的传给了顾王,顾王没什么异样神色,夏成蹊却直蹦跶。
      “什么!火烧皇城?他疯了?京城那么多人,他要屠城?”
      这伎俩当时便在凤鸣城用过,凤鸣城易守难攻,一时之间还真不好下手,但这皇城不一样,若是强攻,兴许半日时间能攻下来。
      “不成,这样不成?皇叔,可否今晚攻城?”
      顾王沉思片刻,摇头,“不行,皇城虽然不似凤鸣城那般易守难攻,但瑾申那种人说到做到,若是冒然攻城,还未攻进去,城中百姓便已惨遭毒手。”
      “那……”夏成蹊咬牙,“我去。”
      “你去干嘛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