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797节
      不让抗美援朝时,广大志愿军战士不得不以命相抵的时代悲剧重演。
      这么一想,稍微有那么一点肃然起敬呢。
      迈克在给狄见欢的辅导班担任外教,每个周日都要到四合院来上课。
      迈克同于朵说寒假的时候准备去看看传说中的长安,然后飞回国一趟。
      这个联系频率和顾朝暮这个正牌对象比起来,都不算低了。
      顾朝暮一个星期能给于朵打一个电话。他这次是稍微进入了比较内围的小组。
      因为于朵有对象了,平时和男生接触很注意分寸。
      迈克的话,一来他是常荷托付照顾的朋友;二来晓得他不喜欢女的,就少了许多忌讳。
      因为有了迈克这个外教,狄见欢又涨学费了!
      这一点于朵听哥嫂忍不住抱怨:俩孩子加一起,一个月就要涨20元。于承三分之一的工资了。一周也就一节外教课。
      这个有数算啊!十来个班的学生,渐渐有两三百号人了。
      一人十块,就是两三千。
      但涨价也是必然的,没办法。
      她只能和哥嫂道:“一周多出两块五,有外国人陪着对话。不贵啦!”
      邱新梅就和于鹏、于娜道:“得闲就去京大西语系的外语角练习口语,那儿又不收钱!”
      于鹏和娜娜对视一眼,“知道了。”
      于朵周日回去和于承聊起停薪留职的话题,“机械厂有没有什么干部有打算的啊?”
      于承道:“我帮你问问。”
      “最好是精通英语的。”
      她在漂亮国还缺一个去开疆拓土的大将呢。
      老蔡一个人能兼顾欧洲就不错了,没可能两头跑的。空间距离太远!
      蓝天能管好国内,已经是有些拔苗助长。
      去漂亮国开旅行社,真的需要招贤纳士了。目前的人里,没看出谁有那个资质。
      机械厂的领导干部,她好歹熟悉些。可以省掉些熟悉的时间。
      邱新梅瞅瞅于朵,心头有些感慨。
      几年前小姑子还为了宣传干事的工作,让于承带着去王科长那里送礼呢。
      如今她都已经准备在机械厂的中层领导干部里挑手下的副总了。
      而且看样子,科长级别的她还看不上。
      也是,毕竟是要去漂亮国开旅行社,有分红可以拿的。据说干好了,旺季分红能有一万。
      这确实不是科长级别能干得下来的。
      人家老
      蔡十几年前在外交部就是科级了。
      于承顿时麻爪了,两手一摊道:“满足你条件的不多啊。老一代的厂领导都学的俄语,也就秦副厂长他们这一批英语还可以。但他那么受重视,不太可能出去耽搁两年。总之我帮你留意吧。”
      其实机械厂里,于朵最看得入眼的就是秦副厂长。但人家早就入工业部领导的眼了。
      如今已经是副厅级,将来应该能当正厂长。
      没准还能调到部里。
      所以,她也只能退而求其次。
      于承也有点感慨,“前两年还这个也看不起个体户、那个也看不起个体户呢。如今国家竟然开放政策让国家干部去给个体户干了!”
      不是他不明白,这世界变化快啊。
      于朵道;“也不是哪都看得起个体户了。二姐一直在关注西单商场那边的柜台,人家依然很拽。”
      于凌估计是当初受刺激了,死活想把自己的摊子摆进西单广场。
      邱新梅道:“那都供不应求的。”
      自然有底气拽一点。
      于承想了想问于朵,“我停薪留职两年来给你干怎么样?”
      确实外头的收入待遇比端铁饭碗的强多了啊。
      尤其是有分红的那种,譬如那个蓝天。
      就之前管电器行的老贺、钱小南,如今也拿上分红了啊。还有废品站的那两个,直接成老板了。
      这些以前都是找不到铁饭碗、稳定工作的人啊!
      如今一个个跟他妹混得越来越好,都抖起来了。
      于朵道:“你又不懂外语,我现在缺的是懂外语的管理类人才。”
      于承道:“那你电器行不缺人啊?”
      “不缺管理人员啊,九个店长都是从基层一步步做上来的。暂时又没打算开分店。”
      电器行的管理没那么复杂,有资质的人学过一年半载,就展露出长处了。
      真的,只要有晋升机会、能涨工资,人的主观能动性很强的。
      至于说人才,以前打天下都只需要一个县的人才。刘邦、朱元璋不都是靠那附近的兄弟就坐了江山。
      只要给机会,回报很大的!
      当然,于朵也让他们尽量去夜校上商科去了。
      毕竟店多了,还要选管三个店的区经理。店长之间也有竞争。
      一个个就都去拿文凭去了。理论和实践结合!
      那当普通的工人,于承肯定就没什么兴趣了。他在机械厂好歹还是技术工呢。
      然后想到于鹏的外语学得不错,以后搞不好能直接去他姑国外的旅行社工作。
      他便又高兴起来。
      没这个明确的工作前景,他们两口子还真没法勒紧裤腰带一直供着学外语。
      说到这个,于朵道:“起码得大学毕业吧,至少也得是大专。到他那会儿,我的旅行社用人标准肯定也提高了。”
      对门周大爷知道了过几个月端铁饭碗的人兴许就能停薪留职,回家抄起棍子就要揍小儿子。
      “于朵以前就说过也许会有这样的事,你着的哪门子急啊?”
      多等一年,不就两全其美了么。
      如今好好的工作也辞了,把自己搞成个没着没落的个体户。
      周成猝不及防挨了一下,第二下就赶紧跳起来躲了。
      “她那会儿只是猜测,只是说有可能。自己都没底!”
      “那你急什么嘛?这一年你又多赚了多少,搞得连好好的工人身份都没有了?那可是父传子、能代代传的。”
      周成在大杂院里拼命躲闪。他都多大了,还当众挨打。
      得到这样的消息,也不是一点都不后悔的。
      但是,辞了辞了一年多了。
      多赚了多少,多赚了三四千呢!再存两年就能在团结湖小区买房了。
      那买下来了,一个月收租都相当于一个工人的工资了。
      当然,这话他肯定不会拿出来说。
      杨萍坐在屋檐下乐呵呵的嗑瓜子看着,“别朝我这边跑啊,我可是孕妇。”
      周成和周大爷都赶紧转了个弯,这肯定不敢磕碰到了。
      尤其杨萍这一胎来得多不容易啊!
      医药费、手术费单位报销了,自己都还要花一千。现在还在慢慢还债呢!
      于朵也出来看热内,直接从杨萍面前抓了一把瓜子。
      等周成干脆骑上自行车一溜烟的跑了,她才回到哥嫂家里。
      “代代传可未必哦。”
      于承听到了,左右看看小心地把门关起来。
      然后才道:“朵朵,这你可莫胡说啊!”
      他承认于朵非同一般的能干。但这种关系工人世世代代的事,乱说不得。
      于朵道:“我从老板的角度,肯定是不愿意要平常混日子、就等着接班的工人的。这种人上班也就是仗着吃大锅饭,出工不太出力的。再说了,农村都改革了,难道工厂不会啊?”
      于承脸上露出些沉重来。
      农村直接不搞人民公社、变成包产到户了。
      这对人的冲击确实是很大。
      那于朵说的,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哦。
      于朵道:“反正我姑且一说,你们姑且一听。最好不要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工作传万代上头去。如果真的会走到那一步,不如早早做打算。”
      于承和邱新梅都变了脸色。
      一个可以让儿女接班的工作,这是国企工人的底气啊。
      于承道:“你还真是敢说啊!”
      于朵把嘴里的瓜子壳吐了,“现在解放思想了,言者无罪。茶馆里说国家大事的都又多起来了。”
      邱新梅喃喃地道:“我还想着回头拿一个工作当聘礼,给于鹏娶媳妇儿呢。”
      这样既拿得出手,又省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