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683节
      先是殖民本土印第安人,然后就向外扩张。百多年前的华国,就是被殖民侵略的重灾区。
      想通了这点,她愤然道:“我们什么时候能去把老祖宗的东西都抢回来就好了。”
      那些外国人说过了追溯期了,不肯还给我们。
      听说大英博物馆里,好多都是是别国的好东西。里头还有专门的华国馆。
      关大爷道:“你都说如今国贫民弱了,拿什么去抢?漂亮国肯卖给我们的武器,肯定是他们要淘汰的。还是老老实实弓着背挣吧。华国人很勤劳的。嗯,我这种例外。十亿人,只要舍得卖力气、也有地方卖东西,挣钱还是不难的。现在搞改革开放,确实是要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。”
      他寻思等秋天的时候去樱花国玩儿一趟。
      到处走走看看,心情好了,都能多活点年头。
      反正于朵有旅行社在东京,衣食住行全程都能给安排好。
      他看过安排的旅游线路,东京、京都、奈良这些地方都能去。
      关大爷如今的收入来源,摆在明面上的就是一年两三千块的的房租。
      私下里给人鉴定古董,也能有一笔收入。
      还有第三个来源,就是赚取黑市换外汇的手续费。
      于朵收的外汇,东京那边汇回来的、属于她的四成,那是走的银行渠道。
      银行直接就按官方价格兑换了才给她,搭一些额外的外汇券。算是给挣外汇的人的优待。
      干妈那里老多外汇券了,之前每到换季就拉着她去友谊商店,给她买东西。
      还有很大一部分外汇券,直接卖给外交部大院的人了。
      至于国内旅行社从游客手里收的外汇,于朵也拿了一多半去银行兑换。
      金钟罩、铁布衫也得换外汇的数量过得去才行啊。
      剩下的一小部分,就拿给关大爷去黑市帮她兑换了。
      关大爷说她是大客户,只收她2.5%的手续费。旁人找他,得收5%。
      他是真的有稳妥的门路能给兑换了。
      当然,手头有充足的外汇拿去换,也让关大爷在这个一行格外吃得开。
      于朵如果换四万刀,关大爷就能赚1000刀,也就是3000多人民币。
      所以,老头子一年能赚上万把块,挺可观了。
      七成给关闻博攒着,也还能有个三四千日常花用。自然有钱去樱花国玩玩。
      想到这里,于朵看看倚在她腿边坐着的小师弟。你小子命可真好!
      以后有这么一个二进院收房租,银行还有这么多钱。
      一出生,就比99%的人日子舒坦。
      于朵道:“您老也别就存着。钱存银行跑不赢通胀、要贬值的。”
      “我倒是还想买房子,但市面上很少有好房子卖啊。我如今也就收一些自己看准了的古董,旁的是不敢胡乱投资了。年纪大了,求稳!”
      关大爷是不太中意团结湖小区那种房子的。户型差、没绿化。
      除了是现在的人喜欢住的楼房,在他看来没什么可取。
      他在北京买肯定是想买四合院。
      但现在产权明晰的根本轮不上他买。一间一间的大杂院太麻烦,他又不想买。
      关大爷想了想,“上次去南方过冬还不错。那东湖新村的小户型还有卖的没有?”
      那边他其实是想买套西关大宅,但是这种老房子没人卖啊。
      听说东湖新村83年可以交房,那也行。
      而且那里有于朵一套楼中楼,不管她是自己住还是租给旅行社当办公的地方,也能有个照应。
      于朵道:“打个电话让广州店的人替你问问。有的话你打算买一套?”
      “嗯,买套70来平的套二吧。”
      那就差不多五万。他现在攒了三万多,不够的部分让于朵先垫上。
      于朵起身要进去。小师弟七个月,能自己坐稳了。
      但她一动,关闻博就转身把她的小腿抱住。
      她干脆把人夹在腋下,再进去打电话,交代了广州那边旅行社的人。
      打完电话她道:“家里有恒产确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”
      她想起杨萍生病的事。贫富差距确实是客观存在。
      两千块的治疗费用,别说她们姐妹,就是在关大爷这里也不是太大的事。
      关大爷能有钱,除了凭自己的学识和人脉挣的,就是靠祖上留下的这个小院子了。
      关大爷一脸好笑地道:“你这不废话么。不然干嘛总想多给儿孙留一些?就你最开始,不也是拿着你父母留给你的一百块,跟我合伙做废品生意?说‘儿孙若有用,留钱做什么?儿孙若无用,留钱做什么?’的人,你以为真的一点都不给儿孙留啊。范仲淹你知道吧?”
      “‘先天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’的范仲淹我还能不知道啊?”
      关大爷点头,“他临终给范氏家族留了一千亩族田。遗言是族田的出产,供给整个范氏弟子读书、科考。所以这一千多年,范氏后人在科举上代有人才出。然后这些后起之秀,发达了也会买族田给族里。整个封建时代就一直这么延续,越来越多。听说1948年土改被没收的时候,范氏族田都有几万亩了。”
      于朵咋舌,这是妥妥的土地兼并啊!
      怪不得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,一直困扰着历朝历代。
      看来,果然是要看人做什么,而不是只看人说什么。
      关大爷继续道:“我最近研究了一下。族田是不准任何族人包括族长买卖的。而且放在那里,每年有稳定的出产。这就相当于国外的家族基金了。”
      于朵道:“你就在研究遗产怎么分配的事儿了?”
      “有备无患啊。你说万一你小师弟长大,跟我一样是个败家子,我这点家业怎么够他败?可是,设立家族基金是有门槛的。钱少了,人家懒得给你弄。而且国内目前也还没有管这些事的、专业的金融机构。”
      于朵忍不住笑了起来。
      过了一阵,小保姆出来要喂辅食。结果小师弟指定要于朵喂。
      小保姆道:“他还挺亲近你的。那就麻烦于朵你帮忙喂一下。”
      于朵就把小师弟搁腿上圈着,小碗放旁边,用勺子刮了面上的一层慢慢喂。
      喂了三分之二,小家伙就不怎么肯吃了。
      她把勺子放下,眼角余光看到万医生走了进来。
      万医生如今时间比较自由。
      返聘了,一周就两天上午去厂医院坐诊。家里的药店,他媳妇管钱,请的人在卖药。大毛病才需要找他。
      清闲的时候就爱过来找关大爷一起闲聊,或者老兄弟一起约出去玩儿。
      这会儿看到于朵他道:“于大朵,你考得怎么样啊?”
      “正常发挥,正等成绩呢。”
      “那应该没问题。要办升学宴的吧,我准备个红包。咱们这一片,可是难得出个上京大的。”
      万医生边说边坐下来,“人家这个年纪都含饴弄孙了,只有你家还在带幺儿啊。福气好!”
      关大爷道:“那也没见你抱上孙子啊。”
      “我儿子响应国家号召,晚婚晚育不行啊?”
      坐了一会儿,于朵小声问起杨萍的病情。
      “你们都知道啦?她问题还比较严重,子宫里长东西了。需要去大医院通过手术治疗。而且,还不一定能治得好。”
      于朵微微变色,那还真挺严重的。
      而且,万一真治不好,刘五一还能一如既往么?
      还有钱上头,大家能这么伸一次手,也没有长期伸手的道理。
      还要考虑到万一离婚,只能回娘家住的情况。
      看来,给杨萍姐找兼职的事,她还真得多上心才行。
      归根结底,长期下来,确实只有自己能挣钱最靠得住。
      回去的路上,于朵就拐进十六号院同杨大妈道:“杨大妈你放心,给杨萍姐找兼职的事儿我会放在心上的。”
      杨大妈勉强笑笑,“朵朵,那就拜托你了啊。你杨萍姐诶,也是打小不爱读书,也没学好手艺,得过且过的。这样子,一旦遇上事儿,就经不起风浪了。”
      于朵也有些挠头,这个兼职真不好找。
      关键杨萍姐虽然是纺织厂的,她做东西也没多出挑。要是能像朱雪那样自己揽活儿,有台缝纫机就行了啊。
      朱雪如今一个月都能挣两百多呢,就是凭手艺吃饭。
      杨大妈看看于朵,“你是不是刚才见到万医生了?”
      “是的。杨大妈,咱能治就先治病,钱的事先不要考虑了。对我来说,应该不算什么。这个周日,我带她去协和看看。协和的医生医术高明,成功几率应该能大些。”
      杨大妈看看于朵,拍拍她的手,“那就都拜托你了。唉,我这个地摊生意刚开始还行。后面也就越来越淡了。”
      于朵道:“你们那些货,都多少人在卖啊。物以稀为贵,多了肯定就不好卖、也不值钱了。”
      之前她嫂子还在抱怨呢。说周成这么走街串巷,大杂院里不是一个人在说他撬走生意了。
      “谁说不是呢,可我们也没有别的门路,都是普普通通的人。”
      第498章
      于朵觉得杨大妈这会儿是真为难。
      老太太肯定很为女儿担心!
      最后没治好或者说久久治不好,女婿还能这么维护女儿么?
      谁会愿意绝后呢?
      而且还有他母亲、姐姐一直在耳边絮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