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373节
      她个子算高的,被安排到后排就坐。
      这个从小就习惯了。
      班主任直接指定了暂代班干部职务的同学,没轮到她。
      成绩排名靠后了!
      于朵对当班干部没有执念。她课余还要分心生意,不当班干部时间还自由些。
      班主任说这些同学是先代一个月,国庆之后再看情况正式决定。
      不过,后排几个男同学私下里给于朵评了个班花。
      他们看着于朵窃窃私语,被她听到了。
      于朵不太在意这个,班花又没有不用去慢班的豁免权。
      班干部们去领书来发,她和其他同学就坐在位置上等着。
      除了书本,还有练习册。
      班主任继续讲着下一个要点。
      高考在今年开始增加了英语考试,不过只按照10%的成绩计入总分。
      会逐年增加这个比重。1980年30%,1981年50%,1982年70%,1983年100%。
      这是要通过高考让全社会重视英语学习了。
      但是x中居然没有开英语课。
      据说,如今连英语教材都还没有编写出来,课程没有统一标准。
      而且,英语教学的人才也缺得很,根本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在中学开展英语教育。
      这一点于朵倒是心头有数,她想招个不是英语系在校生的导游多艰难啊。
      而且除了蔡成这个当年被外交部开除的,她也再没找到第二个现成的。
      如今都是蔡成在教蓝天等人学实用英语。
      不过x中还好,下午放学后会开设英语补习班,加一节课。
      但教学人手依然不足。
      因此,周一到周六,一班的学生都可以去听,其它班的就得竞争名额了。
      老师太少,就一个。这么多学生轮都轮不过来!
      特殊时期,真没办法。
      或者就像大学一样去旁听,没位置那种。
      还好,学校有补救措施。
      周日的时候会有各大院校英语系的在校大学生来给上课。
      这个人就多了,而且可以全天候的轮着上课
      到时候人手不足的情况会缓解。
      当然,平日和周日的补习班得另外交钱。
      如今懂外语的人要挣外快不要太容易,不给钱凭什么让人家牺牲休息时间来上课?
      于朵这一届学生将会在1981年参加高考,到时候占比50%。
      这个分量可不轻了,很可能会决定考生的命运。
      于朵准备到时候去听一听,看进程和自己合不合拍。
      不合拍的话,她预备自学外加周日去找干妈学。
      这一点上,她确实是有优势的。
      周六外交部大院会放英语原声电影。她也准备都去看,到时候能买内部票。
      其实自从元旦华国和漂亮国建交,社会上也多了很多学外语的人。
      都知道学了以后大有用处嘛。
      甚至可以说顾大哥的收音机这几个月那么好卖,也是得益于此。
      很多人买来听bbc的。
      他就是因此才会决定申请商标、建厂的。
      以后,英语学习肯定会越来越受重视。
      于朵有些担心自己的大学生导游周日也跑来干这个外教兼职,以至于她的一日游没导游了。
      毕竟,那么多所高中呢,需要的人可不少。
      毕竟,来给高中生上课,可比带团轻松。
      另外,既然今年高考考试考英语了,而且和漂亮国建交后,日常也能用上英语,外头的英语补习班也陆续应运而生。
      像是林蕊这样的,去那样的补习班上课待遇也很不错。
      看来她又得给英语导游涨工资了。
      至少得比去补习班的钱多,才可能把人请到。
      给周末一日游的涨工资了,那平时的也得涨才行。不患寡而患不均啊!
      今天没有安排上课,于朵领到教材等就准备回家了。
      临走她到七班去了一趟,站在窗外喊正在收拾书包的辛晴。
      辛晴背上书包出来,“找我啊?”
      “叫你回头上我那儿去吃午饭。”
      辛晴道:“好啊。你等我一下,我回去放了书就跟你走,去你那里看一看。”
      于朵没有上宿舍楼,就在底楼看了看。
      看到那八人间也是庆幸不已。
      辛晴如果不住校,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确实有些多。骑到她家需要40分钟。
      中午注定是不能回去吃午饭的了。
      公交车又得转车,那中间耽搁的时间就不好说了。
      作为高中生,在通勤上花这么多时间不值。
      所以,她干脆选择了住校。
      离机械厂近不用住校的高中自然有,而且还不少。
      最近就是子弟校的高中部,走着就可以去了。
      但x中不是大家挤破头都想来么。
      机械厂的干部子弟,就没有一个留在子弟校读的。要么靠自己考出去,要么靠父母各显神通。
      辛晴上去宿舍楼两三分钟左右就下来了。
      一到于朵租的房子,她就大吐苦水。
      “昨晚有人磨牙、有人打呼,我好晚
      才睡着。八个人,在屋里挨挨挤挤的,做什么都不方便。上厕所得去一层楼的尽头,用水也只有厕所对面的盥洗室。就十几个蹲坑、十几个水龙头,一层楼那么多人……你帮我留意一下,这边还有没有房子出租的。”
      如果是套二的,她就约一个关系好的合租嘛。吃饭就在食堂吃就好了。
      食堂的饭菜不好吃,但目前还能忍受。
      但住宿条件她真习惯不了。
      她从小住的就是楼房,有厕所、水龙头。自己单独一间小屋。
      于朵点头,“让黄姐帮你留意着。”
      黄姐正端了果盘进来,闻言也道:“好,我帮你留意。来,吃水果!”
      于朵道:“我要出去打个电话。你跟我一起,还是在这里歇会儿?”
      辛晴道:“我歇会儿吧。嗯,我在长沙发上眯一下行不?“
      “行啊。”
      于朵出去,就在教师宿舍的门卫室打的电话。这也是可以当公用电话用的。
      她打给林蕊,向她了解如果周日来高中做外教的待遇。
      林蕊今天还真听到辅导员说这事儿了。
      她是勤工俭学积极分子,成绩又还可以,辅导员就把她列入了考虑。
      像是狄见欢这种,肯定就不在考虑的范围内。
      林蕊正有些心思浮动呢。
      “小老板,你这个电话来得还真是及时啊。”
      于朵听了她报的数,哀叹一声,“行,给你们英语组的导游上调30%的工资。”
      上课要轻松些,而且受人尊敬。
      当导游受累,有时让游客呼来喝去的。
      这些也得考虑进去。
      所以,必须比林蕊来当外教挣得多才行。
      林蕊在那边欢呼一声,“谢谢小老板。”
      挂了电话,于朵又打到四合院知会了常宁这个股东一声。
      常宁道:“也只能这么办啊。我们抢的就是这个先发优势。但这也造成,会英语的真的是香饽饽。”
      于朵又打给蔡成说了这个事。
      蔡成道:“我也正想跟你说呢,现在社会上对学英语也有了需求。有人在外头办培训班来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