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介绍 首页

  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

  • 阅读设置
    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156节
      又不要粮票,收钱就行。一碗也就贵个几分钱。
      周遭所有人心照不宣。这半年,整个社会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。
      常宁进来一看居然还有人练武,便和关大爷打个招呼,停好车看了看。
      以前农场里其实也有人会。
      听说以前是京剧班子里的武生,私下练来强身健体。
      他和顾朝暮以及农场上其他孩子,感兴趣的去跟在后头练,人家也没驱赶他们。
      另外,顾老爷子也会,教顾朝暮的时候他也去蹭了。
      他看了好一阵,直到于朵在屋里收拾好书包背着出来。
      要去图书馆借书看,但她也准备看自己的书。图书馆应该是可以安安静静复习的地方。
      她其实早有心去试试,效率会不会比在这里更高。
      但是没有自行车,坐公交车又要走老长一段路才到。
      如今要买自行车她倒是也买得起。但车子本身200左右,再从黑市搞一张自行车票又得50。
      感觉没有必要!
      于朵问过高老师怎么那么多东西都必须要有票据才能买到,一点都不方便生活。
      高老师说是因为我们的工业化程度还比较低。所以只能限量供应。
      但这已经是经过30年发展,有了长足进步之后了。
      虽然生产效率低下,但总还是有的。
      1949年10月1号,天x门广场用来升旗的旗杆,甚至只是三节自来水管焊接到一起的。
      物质就贫瘠到了这个地步。
      这还是知识分子奇思妙想,去自来水厂找到水管才解决了问题。
      不然当时我们不靠援助,都没法弄到一根旗杆来升起第一面国旗。
      而华国,还是全世界除了发达国家以外,唯一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。
      建国后这三十年,国家这么重视工业、工人,就是为了实现工业化。
      没有工业化,我们连像样点的枪支弹药都没法生产。
      工业化国家对上农业化国家,一旦爆发战事,那就是降维打击。
      常宁道:“关大爷,我们去图书馆看书。这就走咯——”
      关大爷点头,“去吧、去吧。”
      王大妈问道:“小老板,你中午回来吃饭吗?”
      她正要叫上一个送货员一起去买菜呢。
      黑市本来就有一段距离,而且如今吃饭的人多了,要买的才也比较多。
      有个三轮车载着,方便不少。
      两个送货员,上午这一个小时挪出来一个总还是可以的。
      于朵看看常宁,她其实不知道他的安排是什么。只是出于信任跟着他走。
      常宁想了想,“不回来吃了吧,外头哪合适就在哪儿吃。下午不是还要去我家学英语么。”
      老头子补发的两万多到手,他妈一下子就变得大方起来。
      一个月给了他180块生活费。说是马上高考了,要对自己好一点。
      这个钱,确实是可以吃得很好、很好了。
      所以中午他带于朵去搓一顿,完全没有问题。
      百年老店六必居就在那附近,他计划吃过午饭再去那里买点酱菜、酱料。
      于朵出去的时候还和徐然打了个招呼,又给徐然和常宁做了个介绍。
      她这会儿也知道了,徐然大哥是奔着给她当姐夫来的。
      今后他和姐姐还要合伙做生意,这成的概率真的很大啊。
      那如今也能算半个自己人了。
      徐然对于家的事也比较清楚。一听是高老师的儿子就反应了过来。
      一开始他还想着这是不是那个修收音机的师傅,准备考京大物理系的那个。
      等他们走远了,徐然让练武的人自行练习。他自己过去和关大爷唠嗑。
      关大爷这种人老成精的,他看得出常宁对于朵就是哥哥对妹妹,自然也看得出徐然对于凌是有那个意思的。
      他笑着调侃道:“你小子不会当知青的时候,就对于小二有想法了吧?”
      徐然摆手,“我头一次见她就是回城的火车站,那会儿她已经是钟言的老婆了。”
      不过当时钟言去给于凌买橘子去了。
      他当时以为她单身,确实萌生了一点想法。
      后来知道了肯定就掐死在还没萌芽的状态了。
      虽然大家都在大西北,但大西北好大的。以前又不能自由流动,都要开介绍信。
      他十来年没见过于凌也是正常现象。
      他拿手画着简易地图说给关大爷听。
      关大爷道:“这会儿了,是不是都没关系。于小二其实也是我看着长大的。她这辈子真是怪不容易,可再经不起什么伤害了。她结过婚、生过儿子,你既然想追她,那你家里的事就得自己料理清楚。”
      徐然点点头,“我知道的,大爷。我都30来岁了,没想
      清楚很多话我就不会出口。我想过了,等再跑几个来回,手头再松动些,我陪她去插队的地方找一找诚诚的下落。如果找到了,我们就去贵州大山里找人。至于我家里,我父母只要我中意就行。而且于凌她又漂亮又能干,不就是离过婚么,不算什么!”
      关大爷看他想得很清楚,点点头,“嗯,那就行。”
      于凌那边也正准备出发去西单。
      她对忧心不已的于承道:“放心吧,大哥。我二十七了,也早就结婚生子。又不像小妹,年纪不大,之前还在你的监护之下。就是真出事,那也是我任性妄为,你的责任不大。”
      “你住在家里,我对你就有一份责任。”
      “要再去南方的事,我不会改变的。是,有风险,但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。我不想将来后悔推开了摆在自己面前的路。”
      倒卖鸡蛋的生意已经彻底转给邱老娘了,这会儿她便也上门来。
      以后刘老大送鸡蛋的地址改成了幸福里十六号院。
      这都几个月了,居委会没说过什么。吴大妈也就彻底不管了。
      邱老娘看到于凌是不大欢喜的。在她看来,这个家是她家邱新梅的。
      离了婚的小姑子,回来一住就是半年。真是不自觉!
      不过暂时她还是不敢得罪于凌。这生意刚到自己手上呢,还没有做熟,怕于凌给她使坏。
      于是于凌和她打招呼的时候,她也笑着应了,“要出去了啊?”
      “是啊,大娘。”
      于凌出去,周大妈也亲亲热热的和她打了招呼。
      齐欢从周家出来,跟着推着自行车于凌一起往外走。
      于凌车上还载着货。
      齐欢得走到公交站台,才能乘公交车去西单。
      如今的公交车、公交站台都蛮少的。要走挺长一段路。
      于凌前两天问齐欢要不要跟着她卖衣服。
      工资标准和田玲是一样的,基本工资1.5元一天。卖得多还有奖金。
      齐欢没有多想就答应了。
      当时于凌还纳闷呢,“你怎么不去卖水果?”
      那个卖水果的和齐欢好像彼此都有意思。
      “去卖水果那就是依附于人,我自己又不是挣不到钱。我自己挣钱自己花不好么?”
      于凌当时很是赞同。
      她当初就是太依赖钟言了,在被兄嫂、父母背刺后,简直拿钟言当了救命稻草。
      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。
      幸好后来很快振作起来,还能独立行走。
      第113章
      于朵坐着常宁的自行车到了北京图书馆,两人先去办借书证。
      这里也是刚恢复正常营运不久,所以来办新证的人每天都有。
      于朵是头一回来,有点好奇。
      常宁干脆领着她到处转了转,他也顺道借了不少英语的原文书。
      于朵发现有些外国小说有中英文对照版的,觉得这么对照着看也许对翻译能力有很大提升。
      “咦,师兄,这本书是老师元旦后翻译的。”
      陡然看到老师翻译的作品,她还挺惊喜的。
      第二本虽然付印了,但才刚上架,还没什么影响力。
      常宁拿起来翻了翻,然后笑着放回原处。家里是有出版社寄来的样书的,他还没顾得上看。
      他又借了两本用得着的资料书,然后到阅览室去坐着看。